刘宇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400030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了文科知识和科学逻辑思维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初中学生可以对地理和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还可以学习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全貌。初中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必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初中时期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会在这一阶段逐渐成熟。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大多数学生对地理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地理老师有必要科学地指导本班学生迅速适应地理学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解释地理核心素养,鼓励学生爱上初中的地理知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素养的魅力,从而自觉投入到初中地理的学习中。
一、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快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反思不足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地理文化水平。此外,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
以《天气与气候》一课为例。本课主要侧重于学习温度和降水这两个基本气候成分的教学。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图像和声音以向学生解释。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大屏幕播放世界各国宣传视频,并利用这些宣传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世界上不同气候的分布以及各个地区气候类型的特征。由于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都是抽象和空心的,因此教师需要将教科书中的植被内容与图片结合在一起,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和降水。加深学生对气候类型的了解。
二、使用互联网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学生解答问题
传统的教学课堂仅仅由一个老师教多个学生。这种情况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忽视部分学生,再加上学生很少主动找老师进行知识整合,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下降。因此,为了改善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全面普及教育,一对一的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对一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此外,一对一互联网辅导还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发展,帮助学生越来越好地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美国》一课时,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为了避免学生分心,老师只能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无法针对每一位学生解决不同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模式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解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课堂知识,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这样,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完善发展。
三、利用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处于竞争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小组竞赛,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合作使学生更加和谐和团结。这种竞赛模式也是在短时间内最容易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在小组比赛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员也可以互相学习。通过小组比赛,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从而加强这一领域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性。
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了解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地形,气候和水系统特征。
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预先准备一些小卡片,并在小卡片上写下与本课程相关的关键词。课程正式开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几大洲的名称,然后再进行授课,随后,教师可以用20分钟的时间解释本课的内容,然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复习。此方法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互相帮助并巩固本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随机打乱写有关键字的小卡片,并将其分发给每个小组成员,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到黑板上将这些小卡片张贴到相应位置。正确答案加1分,错误答案不减分。小组比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巩固本课的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更加团结,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三得。
四、通过地理问题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并根据互动结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初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提出地理问题来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互动时,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提出地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回答,指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通过地理问题加强课堂互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使学生喜欢初中地理课程。
例如,在讲授《陆地和海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南北半球陆海分布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门能从地图上分辨出海洋面积和土地面积那个区域的面积更大吗?”和“哪个半球的土地面积更大”,然后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详细观察地图。经过1分钟的观察和思考,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一致回答``海洋面积大'',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北半球土地面积大”。通过课堂问答环节,教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全球海洋和陆地分布”知识的热情,丰富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等地理知识的积累,还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创造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他们学到的地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初中地理老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生活情境的创造,使学生能够融入特定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当教授《欧洲西部》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欧洲居民的生活情况创设情境。在完成本节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小红是旅行爱好者。她想用10天的时间去西欧旅行。请结合你们所学的知识。详细规划小红旅行计划,以便小红可以在10天的旅行中顺利的访问西欧国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融入特定的情境中,并认真探索所学知识,根据知识设计旅行计划。在学生设计了旅行计划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作为代表,请他们讨论他们的旅行计划,并对学生的计划做出评价,以便学生可以不断完善他们的旅行计划,从而制定出更完整,更有效的计划。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本节中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理应用能力。简而言之,初中地理老师在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学生所学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创造生活情境,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仔细探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切实提高。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地理课程的成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发展。只有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实现学生地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文存阅刊,2017,(15):79-79.
[2]许建惠.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8,(32):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