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情感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刘强
[导读] 小学音乐课程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情感观点,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
        刘强
        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400700
        简介:小学音乐课程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情感观点,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音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体验丰富情感的机会,通过音乐学习,能够最终实现了情绪发展的目标。音乐教学必须创造一种环境,方法是与学生充分沟通,融合学生的情感,利用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
        关键字:小学音乐 情感教育 教学思考
        如今,在21世纪,音乐界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音乐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还蕴含着生活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仅发展了小学生的歌唱能力,忽略了学生的音乐情感的问题,且很难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因此技能发展阶段的学习效率较低。鉴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与教学总体结构的关系,要尽可能重视学生的情绪发展,并继续充分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情感,促进当前音乐教育的广泛发展。 。
        1.突出歌曲的内在情感,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
        小学音乐教学必须充分突出歌曲的内在情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交流。为教科书选择的某些歌曲必须始终反映其独特风格,进一步丰富音乐的情感,并鼓励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根据歌曲内在情感的表现,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体验音乐情感的基本条件,并结合学习材料的主要特征,然后强调歌曲本身的情感含义,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理解歌词并感受音乐的氛围。
        古代人经常说:“读一百遍书意味着什么。”可见,古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内容的含义。小学音乐教学应基于词的节奏和情感表达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词的机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白船”的教学应与诗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带入夜空的魔幻境界。当学生在课堂上表达意见时,他们会产生真实的情感并想出另一个情境。甚至在歌曲《新月的小船》中,有些学生也想到了张飞飞到月球的美丽状态。一些爱好科幻小说的小男孩也提出了探索宇宙的想法。借助免费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迅速融入歌曲的艺术概念。同时,由于歌声柔和,学生们会结合自己丰富的情感,往往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2)详细的屏幕突出显示歌曲的情况。
        最初的音乐教育应详细显示歌曲的内容,突出显示歌曲的情况,协调图片的显示,补偿歌曲的情况,即,可视化歌曲的内容以及儿童思维的特殊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机会。例如,当学生学习国歌的内容时,一些学生告诉老师,当他们听到这首歌时,会突然感到一种挣扎感。一旦老师分析了小学生的不良情绪,就要做好这首歌的指导和教学工作,结合歌曲的创作时间,背景和历史情况,然后对一些音频和视频资料进行分析,从而鼓励学生正确思考。
        2.创建有问题的情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情感的来源和感知是音乐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造有问题的情况。所谓情境是指一种确定学生在教育和培训中感兴趣的主题的教学方法,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并与教师积极互动。小学正是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创建问题情境,可以集中小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专注于音乐教学,感受音乐的魅力以及感知他们的情感教育。例如,在创建音乐活动“小花鼓”时,老师提出了疑问:“学生最喜欢哪种乐器?”使用乐器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激发该音乐课的主题。

因此,产生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促进音乐情感教学的发展。
        调整音乐制作的背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许多入门级音乐教科书都带有古典音乐。这些音乐是在特殊的基础上创作的,创作背景与音乐家的成长紧密相关。成长经历鼓励音乐的形成,一首好音乐通常会信任音乐家的某些情感。在音乐作品中,人们还可以体验音乐的节奏,在了解音乐背景的基础上研究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然后感受音乐的真实情感。例如,在学习《我爱我的家乡》时,老师在教室介绍了一个事实,即作者在写音乐时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热爱和热情。他表达了“我爱我的家乡”之类的强烈情感,学生将以自豪和喜悦的方式学习和感受。这样,通过在每个音乐课中恰当地展示创作环境,学生可以积极探索音乐世界,从而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丰富他们的情感。
        3.老师为鼓励学生而唱歌
        当学生发现老师唱的歌是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时,他们总是希望老师能够经常向他们完整优美地唱几首歌。同时,学生一直也希望自己能唱出如此美妙的歌曲,并且唱歌优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喜欢模仿,并会尝试以各种方式模仿老师的歌声,希望与他们的音乐老师完全一样。因此,对教师歌声的迷恋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将通过唱歌来感染学生,并将歌曲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这种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以直接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时,老师会感觉到自己热情洋溢的歌声得到了学生的掌声,内心会有一种甜蜜的感觉。同时,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思想,和风格有完整的印象,这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热爱,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新歌之前,教师唱完歌后,一些学生就不由自主地对这首歌的旋律微笑,左右旋转身体,有时甚至会和老师一起轻轻唱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熟悉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激发了他们通过唱歌表达歌曲内容的愿望。毕竟,小学生没有复杂的情感经历,因此他们无法真正欣赏音乐中的某些情感,而当时的情况会让他们想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何表达情感。在这一点上,从老师的示范开始,体验音乐的境遇,并感受模仿中音乐的情感。
        4.情感因素应融入教学过程中
        音乐最初是建立人类社会的艺术和精神资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视野和思维能力。根据研究,人们对歌词的记忆通常比一些古老的诗歌和伟大的文章要深刻得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都不会忘记它们。通过练习不同的旋律,学生看不见歌词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情感的要素是对美的不断追求,对生活的不断馈赠。作为成人教师,我们不应该忽略音乐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音乐课在小学班级中表达的情感和感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投入的情感因素通常表现为耐心地纠正每个学生的不适当发音,纠正他们的语调,教他们如何一遍又一遍地说出自己的声音以及在音乐教科书中彻底解释理论,了解细微而透彻的实践练习,并向学生展示教学声,这些都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元素。只要有音乐老师参与,学生就会与我们保持积极的互动,我们会发现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倾泻的情感。
        简而言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唱歌技巧,而且要注意“情感教学”,采用集体形式的课堂教学,运用有趣的审美方法,并获得情感信息以细化情感和审美影,让学生以有趣的方式享受和了解美。总之,只有教师和学生对情感进行真正的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海涛. 探寻小学音乐教学文化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路径[N]. 江苏教育报,2020-12-25(003).
        [2]杨杰.利用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0(51):89-90.
        [3]王薇.“欣”有灵犀  情感为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探究[J].艺术评鉴,2020(23):154-156+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