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张淇涵
[导读] 鉴于研究生阶段的体育专业学习已经趋向于细分化,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方面也更加趋向于综合化。
        张淇涵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省 黄石市 435000
        摘要:鉴于研究生阶段的体育专业学习已经趋向于细分化,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方面也更加趋向于综合化。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自身专业素养的保持和提升呈现出了多样化显著,差异化突出的特点。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体育知识基本素养的进一步巩固与拓展,体育行为素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体育技能素养的持续强化,体育创新能力的有效保持。本文将紧紧围绕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现状、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素养;教学实践
        研究生处在国家精英教育的一个阶段,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甚至对其专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体育专业能力方面展示出了较为复杂情况,总体来讲,研究生的体育知识素养、体育行为素养、体育技能素养和体育创新素养是衡量其专业素养能力的重要参考。本文将针对这四方面围绕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进行简要探究。
        一、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现状
        目前来看,同一院校的体育专业素养能力的现状充满了复杂性,尤其是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生专业素养带有明显的特征。对体育知识素养来讲,体育研究生的体育知识素养是颇为基础的,在跨考生在体育知识素养层面会显现出一些体育知识素养水平的短板,加之录取后修课机制比较宽松,使得该部分学生的体育知识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体育行为的素养来讲,对研究生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大部分体育研究生的体育专业行为素养尚处在正常水准,但是部分体育专业的研究生的行为素养有待提升。对于体育能力来讲,本院校的体育技能素养整体处于一般水准,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体育专业创新素养影响到了本领域研究生的上限,就目前来看,部分学生的创新素养成为专业素养当中的短板,很大呈上影响到了学生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研究生体育专业素养能力提升途径
        体育专业的研究生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力来实现自己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生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各项专业能力,才能够有机会使得自己的专业能够更进一步。
        一、提升学生体育知识素养
        以跨考生为代表的部分体育专业研究生,由于部分原因导致其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素养存在问题,使得该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理论素养的短板。而体育专业的研究生想要提升自己的选专业素养,就需要想方设法去提升自己的体育知识素养。
        例如,名师专场演讲是大学研究生院经常举办的活动,这些专场大都会集中出现一些专业领域的大师,这些大师所讲的内容能够系统地为参加听讲的人进行理论层面的补充。在研究生院,体育讲解专场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为体育类专业的研究生所开设的,其目的是弥补其在研究理论知识素养方面的空白。一般来讲,针对一些书籍进行研究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趋向于领域细分,虽然能够为研究者提供较为细致的专业前沿知识,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者的思维。而体育专场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跳出来,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视野来看待体育知识素养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体育行为素养
        体育研究生的体育素养对其展业的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且是作为一名体育研究生应当努力提升的素养。目前来看,体育专业的研究生提升自己的体育行为素养主要靠两方面进行提升。首先,体育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竞赛,不断磨砺自身,获得胜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收获自我满足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状态。
        例如,研究生院的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关于园内或社会举办的体育竞赛,研究生可以在课余积极参加体育竞赛的举办,从中获得体育专业在社会体育实践当中的运用感悟。当专业的研究者与社会具体的实践进行深入接触或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能够感受到自身行为素养的提升。而研究生通过参与体育文化较为浓厚的体育锻炼活动,则能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的体育价值。

总的来讲,提升学生学生体育行为素养的途径比较多,而学生能够收获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
        三、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素养
        体育研究生的体育技能素养在学生专业素养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是不同的院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部分院校的教学技能和竞赛技能是比较突出的,而相应院校的体育研究生的体育技能出众的人数比重也偏大一些。但是部分院校的教学节能和竞赛技能属于短板,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素养会处于一般甚至偏差的境地。尤其是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之间的人才培养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培养方向的差异性,最终会导致学生会存在相应的问题。
        学生想要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素养,更多的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去弥补。
        例如,专业型体育类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性较强的讲座来弥补自身在理论层面的缺陷,而学术型体育类研究生可以借助参与举办体育竞赛来提升自身对竞赛节能的认知。除了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外,研究生院也可以通过人才的培养方案的相互借鉴来弥补现阶段的培养缺陷。通过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宏观规划,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其体育技能素养,优化该院校体育类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作为一名有发展意向的研究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实现自我的突破来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素养的突破。就目前来看,研究生作为已经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应当走在别人前面,正视并解决自己面前的专业问题,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提升学生体育创新素养
        不论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其最终的目的都需要通过体育创新素养来使得自己的专业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而目前部分院校的“双向”研究生的创新素养水准尚处在比较低的水准,而提升其创新素养就成了意见颇为关键的事情。而导师成为提升研究生创新素养的直接作用人,由此推动学生能够打开创新素养提升的门径。
        例如,研究生导师可以带领自己的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带领学生做一个对思维有启发性质的小型游戏,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走出常态化的定势思维,从多个角度来解放自己的思路。研究生导师的专业优势比研究生要强很多吗,而导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视野比较宽阔的特点,帮助体育研究生走出自己的困境,实现其思维的创新发展。另外,研究生会自己也可以积极参见与体育相关的相关讲座或者学术论坛,专业领域大师级的人物在本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的专业研究经历和成功经验,可以借助他们的视野来反思自身的专业研究,的确能够极大地提升自身对创新的理解。
        总而言之,体育专业作为一个穿插性较强的领域,研究生的研究在很到程度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研究瓶颈。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需要在影响自身专业素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努力,这对提升自身的整体专业素养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了解体育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现状能够帮助研究生发现自身普遍的问题所在,而通过研究提升途径则是在不断寻找出路的道路上,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了不断发展而努力着,每一次成功都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吕文韬.浙江省体育学科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研究生为例[J].运动,2013(03):99-100.
        [2]刘少英.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与管理——以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02):118-120.
        [3]冀宁.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196-197.

        本文系湖北师范大学 2020 年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教育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010
        
        
指导老师:潘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