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江涛
博兴县吕艺镇京博希望小学
摘要:排球是最常见的小学体育课程。排球本身是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运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意识,速度变化和敏捷性。科学的排球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排球;战略分析
排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其玩法多样、趣味性强,受到广泛关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入排球训练项目,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排球训练和指导,能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进而发挥排球训练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综合效果,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体育教学基础保障。所以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十分有必要针对排球训练进行研究,争取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指导,真正将排球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为小学生的排球训练兴趣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小学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
(一)小学排球训练师资力量较为缺乏
小学排球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排球训练质量的高低,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许多小学的排球训练师资力量较为缺乏,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排球训练活动。首先,有许多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缺乏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虽然毕业于体育专业,但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排球训练和学习,没有掌握良好的排球运动技能和训练技巧。甚至有一小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并非体育专业出身,而是由于学校的人员安排而不得不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其次,由于小学体育教师普遍缺乏足够的机会参加培训,从而使得小学体育教师难以能过职业培训获得自我提升。
(二)小学排球训练场地器材普遍不足
小学体育教师如果想要组织小学生开展排球训练活动,就必须需要有足够的训练地以及相关器材。一方面,目前许多小学并没有配备标准的排场场地,使得小学体育教师只能组织小学生利用篮球场地甚至空地开展排球训练。另一方面,受到学校经费以及重视程度的影响,许多小学排球训练器材数量有限,难以完全满足小学体育排球训练正常开展的需要。排球训练场地器材普遍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排球训练内容的多样化,而且也影响到小学生参与到排球训练的积极性。
(三)小学生参与排球训练的兴趣不高
小学生本身对于排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训练积极性。然而,由于小学生本身接触排球运动的机会不多,使得他们对于排球运动的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多,甚至有的小学生对于排球项目是一无所知的,而这就很难激发他们参与排球训练的兴趣。
二、小学排球教学有效策略
1.组织开展趣味化训练
小学生具有好玩的天性,在针对小学生组织开展排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设置趣味性较强的训练项目,让小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进而产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训练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排球训练的综合效果,为高质量地完成排球训练项目创造条件。教师在趣味性训练实践中可以对学校和本地区体育教育资源进行挖掘,设置小组活动方法、比赛方法和游戏方法等,在多元化训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排球训练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综合分析小学生参与排球训练兴趣爱好特点的基础上,在对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尝试设计“引蛇出洞”的游戏训练方法,并将游戏划分为3个阶段,组织学生逐层次进行训练和探究。在预热阶段内,学生可按照教师设定的游戏规则参与时间为5min的自由组合练习,熟悉游戏的规则。在后续的纠错阶段,教师要对学生预备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地方进行纠正,使学生能以标准动作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对抗阶段,教师组织学生按照低手抛正手发高远球、高抛发球等训练要求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能感受到排球训练的乐趣,全方位提高学生排球训练综合效果,为小学生排球运动兴趣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设置多层次训练
小学生体育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排球训练活动中为了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效果,使每一个层次的小学生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师组织开展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设置层次性的训练方法,将具体训练任务划分为难度不同的几个层次,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实施有效的训练和指导,全方位提高训练活动的综合效果。在具体实施多层次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阶段小学生的成长情况、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变化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训练标准,切实突出整体训练效果。例如,针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不足,教师就要制定要求较低的训练任务,并在整合训练活动中对学生实施耐心的指导,可以设置多种类型的接传球游戏,提高学生的球感,使小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训练效果,确保小学生在抛球和击球的过程中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安排相应的技术动作指导,并制定发球过网率方面的硬性指标,可以安排多人训练的对抗活动,强化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如此,在多层次训练的作用下,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地提高,排球训练的作用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强化也能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3.引入生活化训练
排球训练与小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训练活动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训练需求,尝试引入生活化的训练方法,能让排球训练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排球运动的兴趣,并能主动参与训练活动,全方位提高排球训练工作的综合效果。在挖掘学生的生活元素开展排球生活化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训练的趣味性与学生生活设计的联系性,确保发挥生活化训练的作用,对小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力和体育综合素质实施有效培养,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例如,在生活化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排球女将》的电影视频,让学生了解《排球女将》中运动员对排球训练的热爱情感以及他们在训练中将排球训练融入自身生活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在生活中参与排球训练的积极性,并能尝试在生活中以小组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排球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也发挥小学生的载体作用,促进排球运动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推动全民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4.将体能纳入排球训练
排球也是一项耐力比赛,因此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要求更高。在许多学校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教学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教师在教授排球时不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只关注排球技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认为,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体育锻炼重新引入排球教学中,并向学生教授力量,耐力,速度等各个方面内容。
第一,就学生力量而言,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以进行肌肉重量锻炼,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以练习上肢和腰部力量;第二,有时使用排球,速度是必需的,因此老师还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之间的50米和100米跑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速度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教师还应了解,排球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耐力对学生很重要,也是核心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开展1000米和800米跑训练,锻炼学生的身体和耐力,并为将来的排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兴趣通常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对于长期的一种体育锻炼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不满意。因此,教师还应相应地改变的徐盛体育锻炼方法,并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将继续对排球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减少了排球教学中学生的抵触心理。
总之,排球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并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作为小学体育老师,我们需要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并提高其排球技能。对小学生实施多元化的体育训练,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育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吉良.浅谈提高小学生排球技术相关策略[J].教育周刊,2018.
[2]王文杰.小学生排球教学策略浅析[J].文理导航,2012.
[3]马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中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