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4期   作者:吕和娜
[导读] 向量是集“数”“形”于一身的数学概念,典型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吕和娜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
        向量是集“数”“形”于一身的数学概念,典型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沟通几何、代数、三角等内容的桥梁。其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几何背景,其中力、位移等为其物理背景,有向线段的表示为其几何背景。向量模型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学科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向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到联系数与形、跨学科、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本节概念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去体会认识和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方法,用数学的观点刻画和研究现实事物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平面向量;数学概念;数形结合
课前准备
        为中药专业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礼物——一封信,信封的封面是导航信息,邮戳则选用医药学家李时珍和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数学家牛顿;信封的另一面是《平面向量的发展》、 《平面向量的应用》两个微课的二维码,信封内则有一支记号笔和一张向量纸——此为课堂所用素材。
一、创设情境——引入向量
        师:今天为大家定制了一个小礼物——信封,它不同于普通的信封,因为它记录了自己的路径信息。它从职教中心来到我们学校,虽然不是漂洋过海,但也经历了长达38分钟,跨越17.3公里,经过26个红绿灯的漫长等待才和大家见面。当然,在带它来的途中,我不仅关心时间、路程这些只有大小的量,更关心导航所告知我的路径信息,比如它不仅告诉我行驶的距离大小,还告诉我行驶的……
        生:方向
        师: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在公路上(如图1),它告知我们怎样的信息呢?
        师:在地铁口附近(如图2),它告知我们的信息是…
        师:其实,我们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物体所受的重力、压缩的弹簧产生的弹力(如图3)。
 
                   
                        图1                      图2                               图3
        
设计意图:(1)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生活实例、科学中的力,感知“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的客观存在。同时,渗透向量的表示方法,旨在后续向量的表示能自行突破。
二、互动探究——初识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数学中对以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进行抽象,形成一种新的量——向量。
        强调:向量的两要素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之前研究的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为数量,如时间、距离。
        【观察】圣诞精灵在-1℃的天气送礼物的过程,存在哪些数量和向量呢?

设计意图:(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认识向量的两个要素。
(2)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数量和向量的普遍存在,体会两者的本质区别。
        师: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认识概念后,为后续研究的方便,通常要先表示它。对于向量我们能不能用一种几何图形直观的表示呢?
        预设:(1)若学生讨论后没有结果,引导学生类比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表示方法。
        (2)箭头。教师追问,箭头表示向量的什么?向量还有一个要素怎么体现呢?
        (3)带箭头的线段。大家很厉害,你们和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的想法不谋而合,牛顿就是第一个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的人。
【观察】向量在平移过程中,其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向量与它的位置有关吗?

【强调】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位置无关,理解向量是自由向量。
设计意图:(1)在过渡语中,了解研究新概念的基本方法。
(2)自行得到向量的几何表示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发展“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同时,了解数学史的知识。
三、互动探究——细看向量
探究一:从大小的角度看向量
        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的模分别记作|、。
        练习1:请作向量表示圣诞精灵向西走200m。
设计意图:(1)通过练习题,巩固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通过对单位长度的选取发现引入单位向量的必要性。
(2)学生板演,为后续零向量的引入作铺垫。
【问题】现在大家打开小礼物,它是圣诞精灵送礼物途中存在的一个向量,瞧一瞧你的是不是衡量向量的标准——单位向量呢?如果是,请说一说,它的方向是怎样的?
分析:只要模为1的向量都为单位向量,无论它的方向如何,即在任何方向都有单位向量。
【思考】刚才板演学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零向量:模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作。
【思考】零向量的方向呢?
        【规定】零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思考】与0一样吗?
        练习2:请用符号表示所给向量的模。
探究二:从方向的角度看向量
        【思考】观察下图,从方向上看,向量与向量之间形成怎样的关系呢?
       
        【总结】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说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记作
        【追问】上图中,与向量平行的非零向量有哪些?
        
探究三:从大小和方向角度一起看向量
        【再追问】从大小和方向角度一起看,在这几组平行向量中,有没有更特殊的关系?
        相等向量:模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若向量与向量相等,记作
        【思考】在线段AB上加上箭头表示向量,有几个向量?这两个向量是否相等?
        负向量:我们把模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叫做负(或相反)向量。向量的负向量记作
        【说明】;零向量的负向量仍为零向量。
练习3:找一找,好朋友
        找一找你与小组内其他的向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1)理解向量的相关概念,不仅关注概念的产生结果,更注重概念的产生过程。
(2)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不断的辨析概念,完善概念,体会概念是逐步完善的。
(3)感受类比的思想和联系的观点是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向量的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知识强化——应用向量
        1.下列说法正确吗?
    
        
设计意图:本课概念较多、容易混淆,通过5个辨析题,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对角线交点.
     
设计意图:强化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及负向量的概念,注意寻找一个向量的共线向量时,包括方向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
五、归纳小结——再看向量
        一个概念   两种表示   两个特殊   三个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概念多,按照常规上课形式,学生易觉得枯燥乏味,鉴于各概念的定义并不难,所以,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向量”“互动探究,初识向量”“ 互动探究,细看向量”“知识强化,应用向量” “归纳小结——再看向量”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研究新概念,合乎合理地给出新定义,逐步形成研究向量的一般方法,从而实现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娟.“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与实录[J].中国数学教育,2017(Z2):59-64.
        [2]熊翼.“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J].中国数学教育,2015(10):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