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桂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中心小学
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思想,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依然注重阅读的知识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施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在阅读教学中以抓语言现象为本、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提供丰富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以人为本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开展个性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阅读,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文本。这样,学生眼中的每一篇文章才不会是词语的堆砌,是固定模式化与程序化的知识模块,而是可以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互动,产生情感的共鸣,实现对文本的全方位解读。那么,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
低年级学生一个个天真无暇、活泼可爱,他们一般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这个时候切记不能使用“注入式”作文教学,因为他们年龄特点决定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一味地灌输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毫无兴趣可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我在班级筹建了一个图书角,把他们的一些课外读物集中在一起,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消化。我还利用每天早读课的几分钟给他们读一篇故事,或者念一篇作文,学生欢呼雀跃,拍手称快,久而久之,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他们自己会主动去看一些作文书,作文读多了,兴趣会随之而来。这时候,鼓励他们作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陈旧、理念单一是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凸显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目前,角色扮演法、生活化教学法、阅读与朗诵比赛法等,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择,或者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桃花心木》为例,语文教师可采用阅读接力的方式,挑选出3-4名学生,分别朗诵文章的2-3个段落,然后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点评,帮助其了解自身在阅读过程的优势及问题。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合作,鼓励学生关注《为你读诗》等朗诵类微信公众号,在课余时间聆听名家阅读,实现阅读教学拓展,丰富小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的气氛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在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学会更有效率,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更有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成果是巨大的,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能更积极地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使课堂达到这种效果,一定要把握自己的优势,选择学生喜欢的,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开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以便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教学,他们会很喜欢,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同时在游戏中进行教学,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建立相当不错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游戏。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的激情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
四、尊重学生间个性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标。这正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所在。
1.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在阅读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阅读差异。在阅读中有的学生会选择默读,有的学生会选择朗读,有的学生选择合作阅读,有的学生选择边阅读边批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所制定的方法来机械展开,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或快或慢,或精或精,或个人或小组来展开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消化的余地。
2.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虽是同一篇文章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却是不同的,我们不仅要允许这些不同的存在,还要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与教参,能够切实将文本与现实生活与创作背景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透过文字形成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并就此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交汇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阅读。
五、加入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引
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首先从课本基础内容人手,培养学生在阅读时一个最基本的习惯和思考切入点的条件。但是仅仅靠课本固定的内容是不够的,而且在考试和写作表达中,这部分的阅读量都不能满足答题的基本知识储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育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段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学生个人可以去市图和省图借阅。教师也可以在面对学生家长时,告知家长扩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对适合的图书进行购买,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通过督促学生,让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将阅读基础打牢。这些书籍中可以让学生重点阅读《杨红樱童话》《伊索寓言》。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和童话的主要形式。另外国外作品中《安徒生童话》则是国际知名的童话,很多动画作品都由此改编制作成的,了解其中内容对学生与他人之间沟通和引导学生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学校和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个性化阅读的内涵,明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要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要关注其个体差异,为其未来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阅读能力提升。参考文献:
[1]崔峥.浅析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J].学周刊,2018(22).
[2]杨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要点[J].新课程导学,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