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娟 高平 琚婷
驻马店市第二十三小学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优化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给整个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就现阶段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寻求高效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有效对策
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注入了新鲜元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教学改革过程中,充满了各种阻碍。这些阻碍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优化策略,以突破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提升小学学生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未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但在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并不明显。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虽然教师为学生传授了丰富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内容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结果。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会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出来,这种提问时的教学方式,看似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融洽,事实上没有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也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只是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掌握教师所起问题的关键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因此,会设计很多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教学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思考的机会少之又少,这种较为被动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并且教学成果也无法得到显著提升。而另一方面现阶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受到了陈旧教学方式的影响,这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教学创新也无法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运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语文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言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下,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但许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的真谛,仍然坚持以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不自觉地会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且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围绕考试重点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应付考试,教师并没有对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也不能将自己的教学观念融入到教学之中。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没有乐趣。即使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出突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整体效率堪忧,无法发挥先进教学设施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在既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控着整个教学进程。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设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处于被动状态。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用于沟通的时间非常稀少,新课程改革对于以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掌握丰富语文知识。当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中师生的平等性。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方面,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个人想法和现况进行教学设计,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浓厚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明确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职责。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制定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教师还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个性化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为每一个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三)选择合适的语文教学模式,
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但也不能过多的依赖信息技术,而对学生产生误导。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度,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当然教师所设计的任何教学方式,都应以教材为中心,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狐假虎威》时,就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视频,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形象有更直观的了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结语: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分析当前存在的弊端,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设计合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巫文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中华辞赋, 2019, 000(005):P.93-94.
[2]朱文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文摘版, 2016(3):00126-00126.
[3]金晶.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