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的重要性及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张溥 石银香
[导读] 初高中教学工作侧重对学生实施系统连贯性教学,例如衔接教学[1]。
        张溥 石银香
        甘肃省金昌市一中 737100       
        甘肃省金昌市三中  737100
        摘要:当前,初高中教学工作侧重对学生实施系统连贯性教学,例如衔接教学[1]。作为初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语文衔接教学对提升初高中语文教学连贯性以及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针对于此,本文将浅析进行初高中阶段语文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实施措施,以期提升学生学习连贯性以及初高中教师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教学
        引言
        就初高中整体教学工作而言,语文学科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逐渐重视人才应用能力水平的当前时代,加强学生语文教学力度势在必行。而初高中在语文学科教学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实施衔接教学,从而提升该阶段教学连贯性至关重要。当前,应用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初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已成为诸多语文教师进行衔接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实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与水平
        在当前时代中,语文素养已成为各行业与各岗位在选拔专业人才时所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1]。初高中阶段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其文学知识储备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此时期语文知识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具备较强语文知识后,能有效应用各类语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能在各种场合中结合其所学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以及教学工作需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增加语文知识储备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为后续深层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在高中阶段,语文知识学习相对较多,同时,学生此时的学习意识尚未完全成熟,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是落实学习工作的必要因素,因此,应使形成学生对语文的正确学习态度。而在进行衔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逐渐从初中学习状态提升至高中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可进一步端正,之后,学生会在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同阶段知识的差异,并逐渐摆正自身态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可有效落实,同时在有效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能进一步纠正对语文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自身思维品质。
        二、实施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学习需求
        初高中阶段学生之间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性[2],使其在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方面明显不同,这一特点在语文学习上尤为显著。

因此可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初中阶段学生所学文言文主要为《陈太丘与友期》等记叙类文章,其内容相对简单,通假字、生字数量也相对偏少,对学生主要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课内相关文学常识与通假字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进行课内讲解工作。而高中阶段所学文言文,如《逍遥游》、《陈情表》等,不仅篇幅较大,文学知识相对较多,且对学生课外文学常识储备也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改变原有学习方式,将部分学习重心转移到课外文学常识中。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在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时,先帮助学生划分句子成分,当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后,在教授其应在主、谓之间或谓、状之间划分。久而久之,学生会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增强语文水平。
        (二)开展语文主题辩论比赛,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辩论比赛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口语水平,更是学生对语文知识应用实际水平的有效体现。因此,在衔接初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时,教师可先将班内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为每一个小组选择特定的主题。以“论尊重”为例,教师可将对话主题设为“人的尊重应由谁成全,由谁负责?”,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演示。在初中阶段进行此对话,教师需要充分检查学生所设计对话所用语句是否合理且不带侮辱性质。在高中阶段同样可设计该对话,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所用道理是否正确深刻,富有教育意义,从而加强整体连贯性[3]。
        (三)进行教学总结,引领学生迅速适应高中语文教学
        当学生对不同阶段阶段学习方法有一定认知后,其会进一步明确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以写作为例,初中写作往往相对简单,主要突出事件完整性以及语言生动性,如“母爱”“童年”等。而高中阶段写作深度往往更高,更趋向议论文,因此,教师应先将初中阶段写作知识进行总结,之后给学生一篇简单的主题议论文以及部分例文,让学生根据初中知识以及李文特点尝试议论文写作。当写生逐渐熟悉议论文写作体系与过程后,在逐渐实施漫画、材料等非命题写作,使其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渐从初中状态过渡至高中状态。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可得知,在当前教育工作中,实施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语文衔接教学在各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了解初中生学习特点后,结合高中教学工作制定出合理教学计划。同时,要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充分发挥衔接教学本质优势与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谈初高中衔接之语法学习[C].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857-1859.
[2]陈晓飞.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方法和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3):59.
[3]王伟成.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23):85.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初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过程及方法过渡与衔接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3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