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杨小艳
[导读]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素养水平,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环节成为更加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小艳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浙江 温州 325014)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素养水平,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环节成为更加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将传统文化内容引进小学生的写作素材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写作的范围,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提出几点看法,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一、加强学生日常训练,提升学生写作积累
        能够顺利完成一篇作文的前提需要学生能够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只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注意观察周围的各种信息以及材料,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章写作的素材,实现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有话可说,而不是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日常训练,在训练中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例如,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对事物的观察,对于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的古诗词内容渗透。如描写山的古诗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月亮的古诗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写雨的古诗词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等。除了对于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古诗词描述,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举办手抄报或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内容可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节假日与父母到当地的文化历史博物馆或革命圣地,历史遗迹等进行参观,加强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得到一定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案设计时,需要认识到加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所具有的重要性,通过在素材积累中渗透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提高。。
        二、结合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写作思维基于之前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对素材进行选择,整合以及最终的组合,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写作思维逻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逻辑构建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一篇具有逻辑性的文章。
        例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与端午节有关的文章。在进行文章的正式落笔之前,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进行完整的写作思维逻辑梳理。

例如,在关于端午的这一篇文章中,学生首先需要上网搜索有关端午节由来的资料,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以及习俗,不同地方包粽子的区别,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赛龙舟有关的视频,观看《屈原》纪录片等等。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进行命题写作。在作文的开头可以先写总体写我国具有许多传统的节日,而端午节作为其中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写我国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以及在端午节期间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赛龙舟,包不同风味的粽子等等。最后一段写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通过这样完整的写作思维构造,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一篇有关端午节文章的写作。且在这个思维逻辑构造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语言的丰富性以及表达技巧决定了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教师在进行小学写作教学时,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文章内容更加具有可读性,增强文章的美感。
        例如,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经常讲授成语故事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如“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在教师讲述完毕过后要求学生进行复述。针对复述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达不合理的地方由教师进行指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不仅如此,利用成语故事引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传统经典成语故事代表的是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成语故事导入,要求学生进行故事的复述,在增强文化素养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的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利用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进行润色。
        四、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作文教学时,需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志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35-36.
        [2]蔡志贤.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1(6):103-104.
        [3]张素芬.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4(8):75-75.
        [4]李凤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启迪与智慧(中),2020(4):7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