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沅陵县深溪口九年一贯制学校,湖南 怀化 4196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有效性也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质量也成为了教师所重点考虑的教学问题之一。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设计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式展开计算题教学,本人也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字:新课改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计算教学
前言:在如今的数学学习中,虽然计算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老师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安排足够的学时用于计算的讲解,导致计算教学的目标没有很好的被完成。同学们对于计算也充满厌烦,认为其枯燥无味,没有挑战性,只是机械性的重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以新课标为基准,找寻丰富课堂内容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探索出增进课堂魅力的途径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计算训练量。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进而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
一、当前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审题不清晰。
现在很多的数学题为了考察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干都会设计的比较长。有一些学生虽然有良好的解题思路,但是在面对题干较长、文字较多的应用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浮气躁、没有耐心读的问题。面对题目,没有逐字分析,只是大概扫一遍就胸有成竹的去答题,非常容易因为题目里的一字之差而错误理解题目的意思。有时,还会因为马虎大意而忽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没有用严谨的态度对题目进行分析,导致做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老师提醒才恍然大悟。
2、数学计算错误。
目前,有很多的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整体思路的连贯性,而忽略了数学计算。在具体的数学计算过程中,为了节省做题时间,在计算过程中马马虎虎,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导致出现计算错误,最终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3、数学计算的方法不对。
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给学生安排大量的数学计算题,希望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数学题熟能生巧。这种训练数学运算的训练方法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运算水平,但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产生厌烦,认为数学计算是枯燥乏味的。在这种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下,学生始终不能掌握运算技巧和规律,不能更好的举一反三,进而在被动带有情绪的状态下学习。
二、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注重教学方式方法
一个再复杂的应用题,无非也就是多个简单应用题整合而成,包含的知识模块也局限于某几种。在面对题干冗长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画题目中的关键词的方法拆分应用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核心。比起容易令学生感到厌烦的题海战术,教授学生计算方法是更行之有效的。教师要告诫学生在读题时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每一个字,避免因为粗心而错过一些关键信息。引领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有了解题思路、掌握了计算技巧以后,自然就懂得举一反三,面对同一种应用题时,就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按步骤分析,做题就会得心应手。
2、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训练。
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的讲解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打破学生生搬硬套数学方法、死记硬背数学公式等思维定势。通过对学生运算顺序的训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数学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把那些容易混淆的运算定律总结在一起,比如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等等。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算式,并给学生计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学计算。
3、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要想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水平,教师在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计算水平来对学生展开计算训练,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和热情,同时借助于具体的计算训练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例如,我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节课教学的时候,即可将其中涉及的一些简单运算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来合理划分成为几个小组,然后设计一个“超市购物”游戏体验,这样学生就能在营业员、店员、消费者扮演过程中参与到付款和找零之中,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有效计算中真正感受到计算的乐趣,同时掌握一些简单计算方式,真正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4、注重计算技巧讲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还需要注重计算技巧讲解,毕竟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多样化的计算方式,才能在遇到各种计算题目的时候,选择最为恰当的计算方法来应对计算题。
例如,我在面对选择题相关的计算题教学,即可为学生讲述一些数形结合法、代入法等解题技巧,真能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减少学生出错率;在“24×99=()”计算题目为例,我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进行常态化解算,整个计算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一定难度,可是若能直接对题目进行转化,将其转化成为“24×(100-1)=()”,学生在解题方面效率也会更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水平,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5、加强对计算错误重视
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要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计算错误提高重视程度,立足于学生错误来进行纠正与改善,这样学生整个计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错误的正常性,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数学基础十分薄弱,计算思维也有待提升,这个时候进行计算有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等情况。对于学生解题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且进行学生错题归类与总结,立足于学生共性和个性错题来进行合理纠正与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在有效教学资源引导下逐渐提高自身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属于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思考的教学问题,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同时借助于有效的计算训练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丽.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J].教育界,2021(04)
[2]李贤宏.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