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赵清泉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提升游戏运用意识,优化游戏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资源,创新游戏教学模式。
        赵清泉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新场乡幼儿园    5610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提升游戏运用意识,优化游戏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资源,创新游戏教学模式。本文将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策略,希望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
        引言: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接触、了解、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窗口。在幼儿教学阶段,教师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并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对于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合与运用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1. 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传统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越来越被重视。部分幼儿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存在忽视幼儿身心特点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游戏教学是娱乐消遣,并不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反而会占据教学时间。
        2. 缺乏良好的教学条件
        虽然幼儿园教育中包含了游戏项目,但受幼儿园条件的限制,游戏场地、游戏道具等都无法很好地与教学过程融合。尤其是在进行模型搭建游戏时,因为游戏场地有限,幼儿经常会无意中碰撞到其他同学建好的模型,导致幼儿的游戏兴趣受影响,进而阻碍了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在游戏过程中会用到多种材料、形态、功能的道具,少数道具因质量和安全问题,有可能对幼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设置游戏教学的初衷与实际不符。
        3. 游戏形式缺乏创新
        受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限制,有的游戏活动只能反复地进行,游戏形式缺乏创新也会影响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加上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饱和,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花在游戏研究上,造成游戏模式局限性较大,无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长时间进行相同的游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也会受阻,导致游戏教学失去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二、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融合策略
        (一)提升游戏运用意识,优化游戏教学设计
        幼儿园是教育启蒙阶段,教师是幼儿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老师,身兼重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深入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基于幼儿特征,展开教学活动,以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天性,虽然说当前社会环境下,大部分幼儿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并不意味着其游戏权利被剥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重视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提升游戏运用意识,基于幼儿体格发育、情感开发、智力开发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借助于游戏,培养幼儿的价值理念,提升其道德修养,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自主发挥,释放自己的天性,尊重幼儿个体的差异性,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所得,有所成长,借助于游戏,开启幼儿新世界的大门,助力幼儿成长。
        (二)强化幼儿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不仅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还能够给予幼儿家的温暖。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尊重、理解,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幼儿的学习领域,要注重幼儿成长发育的均衡性,关心幼儿的日常生活、成长情况。将游戏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引导幼儿感受学习乐趣,帮助幼儿消解初入幼儿园所产生的陌生感,使其能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使幼儿能够始终在舒适、和谐、温暖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强化幼儿对幼儿园的亲近感、归属感,增强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安全的趣味性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想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游戏的趣味性和目的性。如在开展游戏教学时,部分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游戏的趣味性和目的性缺乏认识,无法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不过,如果游戏太过突出,教学内容也会被弱化,那么游戏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重视游戏运用和融入的科学性,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抢凳子”游戏中,如果教师只注重凳子在游戏中的工具作用,而忽视幼儿的安全,很可能增加幼儿受伤的概率。因此,“抢凳子”游戏并不适合用来开展教学。反之,“萝卜蹲”游戏就很适合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上述两种游戏虽然都属于肢体类游戏,但是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意外的发生。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蹲、起的动作训练,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和训练下肢力量。除此之外,“萝卜蹲”游戏还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听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等,加上这个游戏的趣味性极强,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可以将其运用与融合到教学中。
        (四)更新教育资源,创新游戏教学模式
        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模式也在发生改变,要想不断发展,必须持续创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传统游戏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不可一味固守成规,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学前教育目标、教学需求,更新教育资源,丰富游戏形式,创新游戏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结论: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引进游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大脑、体格发育,丰富其情感体验,拉近师生关系,开发出幼儿隐藏的天赋。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游戏意识,认识到游戏是一种教学工具和引导工具,学会适时、适当应用游戏,为幼儿创造一个愉快、宽泛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弼,莫增煜,邓伟.构建户外功能性体育活动场地发展幼儿“三维动作”能力--通过体育器材发展幼儿平衡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20(04).
        [2]吴美婷.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8(2)
        [3]李学芬.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