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萍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南幼儿园 314100)
[摘要] 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幼儿坚强独立、不怕吃苦的良好品质,又能让幼儿在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提高,使之真正达到全面发展。中班幼儿处在塑造性格、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本文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通过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并不断巩固,使之内化成为劳动习惯。
[关键词]劳动教育;一日生活;习惯
中班幼儿处在塑造性格、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此时进行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幼儿坚强独立、不怕吃苦的良好品质,又在人际交往、解决问题方面有着诸多好处,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一、爱劳动——知道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与家长们交流沟通中我发现,在家里大人们总是以孩子做不好做的慢为理由包办代替,幼儿渐渐地养成了过度依赖的习惯。在幼儿园,经过小班的学习,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没有主动劳动的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发现劳动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感情。
1. 善用鼓励
中班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已经初步萌发,但这些劳动不是幼儿主动的,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发生的。为增强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要注重幼儿参加劳动时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看到幼儿每一次的劳动时,可以用小奖励代替语言肯定幼儿。比如完成美工作品后鼓励幼儿将桌面整理干净,给主动收拾桌面的幼儿贴上“小星星”奖励。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从微小的劳动做起
中班的幼儿总是喜欢跟着老师做事情。我在剪纸布置教室的时候,有幼儿就跟着我兴致勃勃地帮我收集剪下来的废纸扔到可回收垃圾桶里。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微小,却是幼儿最初的劳动行为的表现,而且他们乐在其中,把这当成是一种游戏。教师的眼睛里要看到这些微小的劳动,将其转换成培养劳动习惯的好时机。引导从微小的劳动做起,建立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将劳动行为内化为劳动习惯。
3.特殊节日激发情感
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学习雷锋纪念日、九九重阳节等特殊的节庆日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日子。在节日里,我们可以组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吸引幼儿发现劳动的有趣、快乐,从而激发热爱劳动的感情。比如在今年5月12日,我班开展了“妈妈辛苦了”母亲节主题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妈妈穿衣、喂饭等环节,让幼儿意识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激发幼儿主动为爸爸妈妈分担的想法和热情。
二、会劳动——了解劳动的方法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引导幼儿参与劳动时,许多幼儿拒绝我的理由大多是:“老师,我不会”。因此,我认为教授给幼儿正确的劳动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劳动方法,幼儿才能越劳动越有价值,越劳动越能体会快乐。
一是可以在各个领域渗透劳动教育,二是可以组织专门的劳动技能学习活动。劳动教育不仅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还应在各领域的教学中渗透,在不经意间习得劳动的技能。例如在健康领域的活动中收集一些清洁的工具——抹布、扫帚、拖把等,介绍给幼儿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某些自我服务技能的学习上,教师可以专门组织一次活动,比如学习穿外套。慢慢地,我班的幼儿都学会了方法,获得了成就感,体会到了自我服务的价值。
三、去劳动——实践获得真快乐
劳动教育与智力教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劳动教育需要用双手去实践才能体会其中的价值。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将劳动付诸于实践呢?
1.晨间入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来得早的幼儿有事可做,比如帮助保育员擦桌子、叠一叠小毛巾。在我班的植物角,每位幼儿都认领了一盆自己的小植物,来的早的幼儿可以给植物浇水、施肥。看着自己照顾的植物一天天长大,幼儿不仅体会到了责任的意义,还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价值。
2.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一环,怎么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呢?我们在中班的科探区中投放了榔头、钉子,让幼儿在探究中劳动。我们还在操作区投放了带纽扣的布、带拉链的布、自制的系鞋带板,让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为自我服务的技能。区域游戏结束后的整理环节也是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好时机,教师要学会把握。
3.用餐活动
用餐活动是中班幼儿培养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机,幼儿不仅为自我服务,也能为他人服务。在我班,每周每组轮流选出一名小值日,协助教师帮小组成员饭前分碗、盛饭菜,饭后帮助保育员擦桌子、拖地等等。每周给小值日一份特殊的小奖励,让幼儿明白为集体做事情是一件快乐而光荣的事。有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当了值日生以后回到家可爱劳动了,吃饭前帮家人摆好碗筷、吃完饭还会把自己的小碗洗干净。这就是劳动技能内化为劳动习惯了。
4.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需要大料的户外材料,有梯子、轮胎、凳子、木块等等大量体积大又比较重的材料。活动结束后幼儿一起将材料器械整理好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拿取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自己收拾整理等等都是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和主动劳动的习惯,使幼儿相信自己的能力进而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在户外,我们还为幼儿开辟了一块专门的种植地和饲养区,在种植地里种上应季的蔬菜水果,在饲养区中饲养了一头羊和一只鹅。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可以选择去照顾植物和动物,在照顾这些生命的同时,幼儿不仅习得了除草、浇水、喂食的劳动经验,还学会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5.午睡环节
午睡是锻炼自我服务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小班时,我们会帮助幼儿将衣裤翻好、鞋子左右摆好请幼儿自己穿上。到了中班,我们就真的“放手”不帮了。中班的幼儿在午睡环节要做的事情有:学会自己穿脱衣物、分清衣裤的正反面、认清鞋子的左右、学会将脱下来的衣裤叠整齐。我们还经常举行一些穿衣服比赛、叠被子比赛来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通过比赛获得的成就感更高,更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徐丽.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 新课程(上), 2016(6):28.
[2] 诸芬芳.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新教育, 2014(8):59.
[3] 郑娟玉.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幼儿教育研究2019(2):18
[4] 凌芬娥. 我劳动, 我快乐——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培养点滴[J]. 当代学前教育2008(2):28-30
[5] 姚倩. 中班幼儿爱劳动习惯的培养研究[J]. 才智,2019(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