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黄秋娇
[导读] 借助学科教学培养学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主要的研究方向。
        黄秋娇
        田东县田东中学
        摘要:借助学科教学培养学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主要的研究方向。高中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难点,如何在紧张的教学压力下,保证课堂教学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价值,还需要高中教师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智慧课堂是信息化课堂的优化产物,科学构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可以为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帮助。本文将对高中智慧课堂的构建及价值发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智慧课堂
        引言
        高中教育受高考压力影响一直是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难点,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依旧在高中阶段十分常见。高中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价值被大幅度浪费,导致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动力全无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导致素质教育推行不易的原因主要是高中课堂教学节奏难以控制,下文将就如何借助构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全面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进行分析说明。
        一、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率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程度是课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一方面音频视频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打造更有效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优秀教学资源减少重难知识点讲解难度。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多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更多的集中在教学ppt的播放上,可以说多媒体成为了板书的替代品,实际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设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不止于此。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存在一部分对学生空间能力、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部分,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演示的方法辅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生男女思维差异已经展现,大多数女生面对数学时都比较痛苦,降低理解难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优秀教学资源完成重难点的讲解,减少重难点讲解消耗时间,也给学生提供课后复盘的机会。
        二、配合小组讨论平衡学生数学能力
        个体思维差异导致学生对不同部分的知识内容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在课堂上合理安排合作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带来一定的平衡效果。就像是一部分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教学中发现同一个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也存在明显不同。课堂上的合作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互通有无,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情况。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更便于管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思维特点来安排小组成员,确保合作讨论中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合作讨论也是对学生团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更贴合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的主题。

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其他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看法,也是对自身现有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及相关能力的平衡。
        三、问题引导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应当包含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两部分,对知识点理解记忆足够深刻但解答问题时如同茶壶煮饺子,也是数学能力不佳的表现之一。为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样十分关键,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以题海战术的形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一部分学生具有总结规律的能力,能够在题海战术下得到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题海战术的压力下,知识应用水平增长缓慢,题型一旦发生变化就难以自主解决。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点应用水平。着重引导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分析与拆解,将复杂的问题逐步拆分成基础知识内容,在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应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解题水平。而且,学生掌握问题拆解分析能力后,面对没见过的题型或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理性分析有效应对,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也有着良好的锻炼价值。
        四、课堂上增加自主探究活动
        数学是所有理科类学科学习的基础,对知识概念的掌握情况与应用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综合理科水平。为保证学生对知识概念理解的严谨性,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阶段配合探索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目标概念的探索性学习。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探索性学习必须要充分调动思维才能完成,是对学生已有知识应用能力的加强,也是对学生思维状态的调动。而且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也会逐渐形成个性化思维与个性化解题方式,对学生个人知识基础的巩固,实际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再加上探索性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远高于教师讲解,学习效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智慧课堂的构建还是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上,充分利用学生特性挖掘学生潜能,配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数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目标。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首要的是提升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力,其次是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问题引导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与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改善上述教学方法,高中数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价值必然得到良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燕.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数学“333”教学模式实践——以《1.5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3):20-23.
[2]王丽婧. 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信息化,2020(06):87-89.
[3]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 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4):8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