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春峰
沂南县砖埠镇初级中学 276308
摘要:素质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让教学和生活更加贴近,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初中教学过程当中,生活化的教学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物理这门课程,在教学物理的时候,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初中物理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生活化教学给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指引了改进方向,为初中物理课程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生活化教学策略之所以能够在物理教学当中显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是因为这种教学策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合理化的改进方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是当务之急。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含义和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生活化是指在现实生活背景下,开展生动、有趣的物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初中物理生活化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性: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物理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作为物理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趣味性: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用性原则: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活动必须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避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教学导入生活化
物理这门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学习物理知识,生活中的很多物理现象都能进行解释。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在教学初中物理的时候,教师应该要联系实际的生活,将新的物理知识自然地导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感到非常亲切,也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他们的实际生活越接近的时候,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就会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物理的过程当中,要学会联系生活当中的一些情景,然后通过这些情景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告知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充分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
物理知识中的很多概念都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也需要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作为讲述物理知识的切入点。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思考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授课手段的完善,还应该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加以搜集,将其作为阐释物理知识核心内涵的重要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学生也会逐步成长为善于观察生活现象的人。学生也能够深刻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质量和密度相关的物理知识时便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最为适合的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需要提出几个具有引导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同样重量的棉花和金属的体积却存在差异性?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石头为什么会沉入湖底,但是树叶却可以飘浮在水面上?学生通过对这种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可以对学习物理知识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授课环境中,学生也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教师能够借此机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问题情境生活化,培养自主能力
物理教学生活化除了可以在导入环节进行有效体现之外,还需要在课堂实践当中进行有效运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认清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物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为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创造良好条件。在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当中进行思考和探究,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措施,而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方面提高生活化水平是物理生活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问题要贴近生活,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汽化时,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先收集生活素材,联系生活熟悉场景,给学生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准备生活中常见温度计、酒精、棉花,把棉花泡在酒精当中,浸湿之后拿出,用棉花包住温度计玻璃泡,然后对温度计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要求学生回答:温度计的温度数据是怎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当中,激活自身的思路,在探究当中感知物理学习的魅力。
2.4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课后作业效果能够衡量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完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还要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布置物理作业,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布置物理课后作业时,教师也要遵循生活化理念,增加物理知识的应用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任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努力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锻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物理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进行创新,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制作以及发明,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工作方式的革新,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班级内部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孙宗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3):47.
[2]顾圣平.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5):55-56.
[3]程帮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