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初中物理作业科学化设计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宋增艳
[导读] 通过有效作业、多元类型作业的设计,提升物理素养,教师要对物理作业设计的意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注意作业设计的基本事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策略,提升物理素养,增强作业完成质量。
        宋增艳
        西安市高新四路西北大学附中   710075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其素养包括“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而物理作业作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作业、多元类型作业的设计,提升物理素养,教师要对物理作业设计的意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注意作业设计的基本事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策略,提升物理素养,增强作业完成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科学化设计
        要想优化作业设计,教师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是作业设计观念,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选择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同时还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升。木文探讨了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其攻克薄弱部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物理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作业布置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初中物理作业应该针对学生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的教学,物理学科技能的培养,以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等一系列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提出最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学科技能提升、科学精神培养和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应用物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而实施的物理作业题目,要突出物理学科学科素养的目标进行各种形式的作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和快速成长。然而当前的物理作业布置存在着作业量不足或作业量过大,作业不能有效实现所学内容的巩固,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不能有效引导初中生物理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学科素养下初中物理作业科学化设计的策略
        1、把控好物理作业的时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应该根据学生自己掌握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避免统一化甚至抄袭来的作业作为课后作业或课堂前置作业布置,因为这些作业并不一定适合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高质量的作业首先是适合学生自身,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巩固,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题目。
        2、设计探究作业
        科学思维是物理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形成科学探究学习习惯。因此,在设计物理作业的时候,可以设计探究类型的作业,通过层层问题探究引导,在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素养,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物理内容时,重点是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那么,在教学之前,可以设计以下预习性探究作业,如:
        (1)在日常生活中,你照过镜子吗,照镜子的时候你看了什么现象?
        (2)镜子里所呈现的像和你的大小一样吗?如果在照镜子的时候后退或者前进,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怎样的变化?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具体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成像的特点有什么?
        通过探究性作业的预留,使其在预习的时候,有一个充分的指向,而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准备蜡烛、玻璃板、白纸、刻度尺、平面镜等教具,就探究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切实操作中进行探究检验,从而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设计实践作业
        培养学生物理素养,其根本点在于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达到学以致用。那么,在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社会实践类型的作业,在切实体验、实践探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物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样既可以端正学习态度,又可以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物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认识能源对环境、对人类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对物理的认识。那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就自己所了解的能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运用的能源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走访,如水、电、石油、煤炭等能源,就以下调查资料进行实践走访调查分析,如:
        (1)你认为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2)在开发能源、使用能源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3)对于保护环境你应该做什么?
        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为体现调查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学生可以将此次调查过程进行视频录制,促使作业完成更加有效,让学生认识物理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4、设计操作作业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物理理论内容、促进对知识理解和消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设计实验探究作业,在做实验、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素养。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理内容时,旨在让学生认识物理沉浮的条件,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其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习,那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件中为学生播放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沉浮原理,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让学生观看自制潜水艇模型视频,让学生准备矿泉水瓶、橡胶管等教具,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分析:
        (1)如何使得瓶子上浮或者下沉?
        (2)用嘴向管子里吹气或者吸气有什么现象?
        (3)用注射器向瓶子抽气或者压气有什么现象?
        通过操作作业的设计优化,既可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又可以创新作业模式。
        三、结语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良好的作业,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而当前高校教学,学生做好,先学会教的自学环节作业,还是实现新教学知识有效导入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客户作业还是课前作业,教师都需要认真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物理作业进行精细化设计,来加强物理作业的功能,才能实现教学中物理作业,有效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陈婷.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科学咨询,2018,(37):32.
[2]吴泊.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J].考试周刊,2018,(67):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