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孟艳君
[导读] 数学是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重要科目,而伴随新课改的推进,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加大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为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孟艳君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摘要:数学是带领学生冲刺高考的重要科目,而伴随新课改的推进,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加大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为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尤其在高中数学中,其难度提升,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为此,教师更要注重对其思维能力的培育。本文基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展开了研究,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教授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培养
        引言
        对于面临严峻高考的学生而言,如果继续对其延用老套式的教学模式,将会制约其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效。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将有助于其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上有所提升,且能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继而也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授课模式,带领学生脱离传统教学中的束缚,为其创设更加科学性的学习氛围,进而实现对其全面素质的培育。
        一、串联知识点扩展知识层面
        实施串联知识点的授课形式,是帮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延伸到对新知识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多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式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即按照例题的解题方式,来做其他同类型的课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且不能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见,该教学方式并未做到对理论知识和数学题的有机融合,致使很多学生都学不懂、学不透,更是限制了他们对其他题目的探索思路。为此,老师应当摈弃这样的授课方式,应引领学生脱离束缚式的学习状态,积极开拓他们的发散思维,教授其活学会用的“本领”,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效。例如,在关于“函数”题目中解决“f:∣1,2,3∣→∣1,2,3∣满足f(f(x))=f(x),求这样的函数个数共有多少?”针对此题目,老师将其和函数内容进行串联,以此指引学社对此题目的思考和解决,通过相关联的知识,来延伸到该题目的解决中,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点的系统性,且能帮助他们更容易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思想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更加复杂且繁琐,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提高观察能力,而促进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一味灌输理论知识,或是让学生大量的做题,致使学生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从而并不能收获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加强对其观察能力及思维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所学知识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关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讲解该课题的主要概念与定义,让学生对其有一个认识和了解,然后老师再借助初中时期中的抛物线定义,即“一元二次函数y=x2的图像便是抛物线”,两者对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问题,两个定义存在不同的解释,以此引发他们的质疑,借此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对两种定义的验证,从而梳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质疑思想,还能带动其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提升,继而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基于高中数学,老师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这就需要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授课内容,来提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以此带动他们对问题思考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引入一些生活身边的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触发其想要深入其中的动力。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老师可以引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致,即:“设乌龟的速度相对慢了兔子的十倍,让兔子发站在乌龟后面200米的位置,两者一同开始比赛,当兔子跑了200米时,乌龟只走了20米,而兔子又跑了20米时,乌龟又走了2米……以此类推。”通过该例子,老师将提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题目去发问,如“在此速度下,兔子是否能够追上乌龟?”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此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并能够促使其根据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思考,而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进一步加深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增进其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激发其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能力。尤其是在高中数学中,面对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学生需要具备较强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为此,教师在授课中应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增强对其数学思维的开发。总之,想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教材内容的创新及优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价值,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舒珍.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究[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1):224.
[2]陈彬.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2):571-572.
[3]陈晓鹏.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J]. 才智, 2020, 000(00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