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互动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刘勇
[导读] 建立与学生之间更为生活化的互动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探索在数学的世界里。
        刘勇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迪恩捷美语小学  610066
        摘要:对于教学工作而言,有趣、生动的课堂氛围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专注于课堂学习的关键,而创建有生机的课堂氛围主要是基于课堂参与者和构建者的有效交流来进行的,所以说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建立与学生之间更为生活化的互动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探索在数学的世界里。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互动;方法
        引言:对于低年级的数学的学习而言,教师对于教学氛围的创建要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其自制力和专注度都较差,所以为了更好的专注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创建更为生活化的沟通方式,让学生建立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在两者的积极配合下,推动数学课堂的效率提升。
        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步接触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对于数学世界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会感觉陌生,有的学生可能会感觉深奥、难以理解,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很有趣,但是对于知识的认知状态不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所以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创建更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带动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投入其中。
        例如:教学情境,是需要教师通过创建一定的氛围来将知识融合在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从而进行有效理解与吸收的方式,所以说对于学生的积极学习来讲,在低年级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收获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一年级《认识图形》的学习为例,在生活中,是有各种各样的一些事物的,不同的事物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地球是个球体,鸡蛋也是个球体,但是有的圆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如魔方是一个正方形,房子更多的是长方形,我们直观观察一个事物的形状,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事物的平面图形。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从他们身边熟知的事物来进行知识的引导,在教师的生活化的讲解下,帮助学生来建立更为科学的知识认知,同时也能更为有效的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
        二、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建立有效的交流
        我们知道在低年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构建发挥的是主导性的作用,需要教师从情境的创建和积极地互动、交流来更好的带动学生。有效的交流方式,也可以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教师所讲内容,在学习初期,拉近自己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最后在积极理解的基础上,来更好的学习数学。


        例如:数学知识是有其专门的数学用语和表达符号的,但是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对于这一部分还是不够了解,如果教师过多的使用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所以说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将表达内容以更为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以有效的理解为基础来进行更积极的交流与沟通,然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为例,教师需要先对“进位加法”进行讲解,如提问“你有3个苹果,我有3个苹果,一相加,就知道我们有6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7个苹果,而我有6个,超过10个了,该怎么计算呢?这就需要展开进位加法的学习了。进位加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加时,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十位数上加个1,这就是进位。”如果教师不做说明,而是直接讲解进位加法,那么学生可能不理解其具体含义,从而影响整个章节的学习,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促进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三、结合实际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们在小学开始,就在不断的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更好的应用知识。所以说知识源于生活,还要回归于生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将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来进行构建,锻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为了锻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数学问题来进行设问,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来进行考虑,该如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为例,如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果园,摘草莓,通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小明摘得了18个,妈妈摘得了30个,爸爸摘得了50个,但是回家的路上,又掉了10个,那么他们一家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草莓呢?这道题目就是将数学知识的练习融合在了生活化的场景下,以此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会出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促进其展开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思维意识,如果在生活中遇见同样的情境的话,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计算,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有利于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师的积极创建下,将教学活动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带动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建立对于数学知识的良好应用能力,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秀珍.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
        [2]张艳丽.“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