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象山中学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
摘要:一所学校,教师是灵魂;一所学校的文化,凝聚出这所学校教师团队的素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此,我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从“德”“智”“创”三个维度,将新时代教师素养概括为忠诚与热爱、勇毅与担当、乐观与协作、知识与技能、学力与教力、选择与决策、反思与质疑、想象与审美、整合与融通九大要素,构建起了教师素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教师素养;立德树人;高中数学;教师
引言
高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对教师大数据素养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高中教师在数据意识和理念、数据知识和数据应用技能等方面都有很多缺陷。因而,研究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对策略,不但会提升高中教师的数据素养,还能对信息数据和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基本内涵
1.以“德”为先。“德”是所有教师素养中的首席,既决定着教师的价值判断,更决定着其专业行为的方向。教师只有用内化于心中的“德性”才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塑造心灵,以爱升腾爱。在这里,以“德”为先又可细化为三大要素:一是忠诚与热爱。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必须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忠诚于教育理想,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这一项伟大的事业;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充分尊重生命和人格的意识和行为。这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前提。二是勇毅与担当。教师要直面困难与挑战,不推诿、不回避,勇敢坚毅、敢于担当,体现出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具有职业奉献精神。三是乐观与协作。这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沟通协作两个方面: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自信而不自满,具有阳光思维和乐观精神,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健康心态的管理;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沟通力,在同事交往、师生交往、家校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的德性修养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础。忠,体现为人生的价值理想,是教师发展的目标指向;勇,体现为实践的毅力与恒心,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行为表现方式;融情,是发展的助力,是教师发展的润滑剂。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一)构建信息化资源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学校要努力构建信息化资源环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师“三个课堂”应用的基础能力。
此外,组建在线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新兴技术为支撑,推进“三个课堂”应用校本研修,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学校要求教师在信息化助推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主动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比如,如何设计线上教学活动、如何利用“快手”“抖音”等APP制作微课、如何设计课前预习等。
(二)开发教师素养提升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办学目标、特色发展的问题来对教师队伍现状做出分析,梳理队伍建设的需求和愿景,整合资源和工作实际,对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做出顶层的课程设计,系统建构师培课程体系,使师培工作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切实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促进教师素养提升。教师培训内容要紧扣教师“德、智、创”三个维度的素养要求,将课程分为俩大类:一是“养德”。德性滋养课程重在文化引领、德行浸润,主要包含面对全体教师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学校历史文化的研读、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生活情趣的培养等。二是“育智”。智慧实践课程主要是基于教育教学的专业学习,让教师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以“磨课”为中心的各类课例研究、以“磨题”为中心的关于作业与试题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发展相结合的主题式研修、优化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班主任技能的学习以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学历提升等。
(三)高中教师应提高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
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大数据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教师在行动上应具有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和科研的理念;注重教学大数据,主动剖析挖掘和涉猎大数据所反映的有益信息;积极建构网络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媒体平台的便捷性和共同体团队的融洽合作,提高自己的大数据素养;以大数据为引领,借助大数据,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应为教育教学智慧的提升之路。
(四)完善管理,促使教师多方位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一是健全机制,有力推进。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制订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三年规划方案与每年的实施方案,支持教师有针对性地参训,学科联动,整校开展,实现所学为所用。其次,学校要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二是结合教师发展实际制订不同的信息素养提升标准,明确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任务、理念、方向、内容、达标时间等,并帮助教师依托移动APP提高效率,智能工作,助力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结束语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此,新时代教师要自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朱霖.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养培养[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2):227.
[2]李娜.教师核心素养内涵与情境教育理论的融合[J].新智慧,2018(34):32.
[3]高国栋.教师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74-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