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道 黄炜
(重庆市九龙坡区天宝实验学校 重庆市铁路中学校40005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备受师生的关注,化学也不例外。化学作为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与实验密不可分,仅凭传统教学的灌输式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还易于引起学生的倦怠心理。为此,培养有效开展学科素养的培养工作,教师就要挣脱传统教学观的束缚,探寻可行的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学优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多年执教经验,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几个路径,仅供其他教师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化学是初中阶段不可忽视的学科,它也是贴近实际生活的课程,因此,重视这门课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地的现实意义,可以以科学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有效化解诸多生活难题。然而,虽然化学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获得了改良和进展,但依旧存在诸多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以及教学内容,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并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化教学各个环节之中,不断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一、教学链接实际生活,深化知识原理的理解
化学学科具有本身的特点,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辅相成的学科,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教学链接生活,增强课堂的生活化气息,理论联系鲜活的生活实例,而不是干巴巴地讲解,这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化解知识的学习枯燥感。
例如:以“碳酸氢钠”学习为例,笔者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而是导入了生活例子,如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夏天喝碳酸饮料出现气泡的现象。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这种见怪不怪的普通生活现象却蕴含着化学知识,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此时,笔者对他们加以引导,让其作进一步的探讨。该教学法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化解了化知识的学习单调感,帮助学生快速领悟和掌握知识原理,增强生活化学习意识。
二、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产物,它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彰显了生本教学理念,将学生主体性被充分发掘,该教学法现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受到师生的喜爱。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及特点进行分组,引导组成员围绕一个议题来共同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不但增强学生的交流水平,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同时,该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学生们可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群体促进下,他们共同走向进步。
例如:以“二氧化碳”一课为例,笔者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探讨活动。
让学生们自行搜集有关该课的知识点、实验及素材,在该过程中,分配好每个组成员任务,他们各尽其职,每个人都在搜索中得到锻炼。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并适时地给予了引导和启发。最后,由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其他小组进行补充纠正。在该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及自主探究性。此外,笔者结合多媒体PPT,还引导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为他们展示了相关演示,并以教会他们如何灭火。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学习实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如期而至,信息技术极大给予我们生活便利,同时走入了课堂教学。而化学生又是一个理论实验交互的课程,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感观效果表现出来,而对于一些难以操作的危险实验,也能通过课件进行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的效能。
例如:以“常见的酸和碱”一课为例,基于该课内容,如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而碱性溶液能使其变红的现象。笔者以FLASH为学生展示,让学生们观看这一神奇的变化过程,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来验证视频中的变色及反应速率是否正确。该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有效培养了对化学的兴趣。同时,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化学教学,化解了学生理解晦涩知识的难度,也让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下亲眼见证高难度化学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原理。
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加强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仅凭教师的口传心授难以让学生透彻理解,同时缺乏有利的说服力。而在化学实验学习中,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吸引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通过实验来进行化学的探讨活动,这使教学效果能够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例如: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一课为例,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关键知识点讲解,以及详细介绍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待示范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自主地投入到实验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实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效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化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重点已由成绩转化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懈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化学素养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性,同时,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周泰恒.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