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张婷
[导读] 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学习而言,是一个知识巩固的过程,但是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布置作业,才能发挥其效用,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张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学习而言,是一个知识巩固的过程,但是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布置作业,才能发挥其效用,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常常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以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来谈谈如何能够让课后作业发挥其真正的效用,推动学生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教学方法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随着学生的成长,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反应在学习上,就是学习差距的体现,而作业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来进行制定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有所提升。同时,在作业难度的设计上,也要进行程度的划分,结合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加入探究创新性的习题练习,带动学生的能力提升。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以达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结果。
        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个体之间思想和能力的差异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在制定作业的时候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是否有能力利用课下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作业,从而对作业进行分层有效设计,推动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
        例如:教师对于作业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作业能够真正的发挥其效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作业的分层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程度优良中来进行考虑。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程度上的划分,按照基础知识的掌握来进行考虑,分为3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能够自主性的展开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具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同时能够设置拓展性的考查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自主学习;二是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展开数学的学习的,处于亦步亦趋的状态,所以教师就需要结合课后作业的设置,帮助学生来进行有效的巩固与预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有所收获,同时结合教师的指导不断进步,跟上前一部分学生的脚步;三是对于教师的讲解接收较慢的同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同时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较慢,那么教师就要多费心思,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的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结合基础知识的练习来进行有效吸收。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来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与作业的布置,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二、考虑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设计
        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从作业的有效性来进行考虑,要难易结合,既要从学生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进行考查,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建立一定的思维探究性,从创新性的题目上来进行设置,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业上的层次感,通过完成作业来推动学生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结合作业的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设计,不能一点儿难度都没有,也不能布置的作业谁都不会,这样的方式发挥不到作业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结合学习的主题来进行难度的划分,让学生既能够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够结合探究性学习题目或是创新性题目,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性。以5道题目的设置为例,首先要布置一定的基础性题目的练习,2-3道为主,同时还要设置拓展性的题目,发挥作用,带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拓展性的题目以2道左右为主,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程度的学习,从学习能力来进行考查,以探究性或创新性题目为主,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思考,能够让学生有进一步的提升,这是需要教师来进行积极思考与安排的。另外,还可以设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来提升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评价
        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不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要从作业的布置上来进行分层设计考虑,同时还要从作业的评价上有所体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评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定的激励,从而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结合不同的困难,来找到学习办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分层设计的基础上,需要对学生个体的情况来进行分层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个别的指导与评价。同一道数学题目,学生的完成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对于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进行具体的指导,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设置题目“两个等腰平行四边形在如何更改的情况下,可以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同,同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学生不同的回答,可以来了解学生对于问题思考的出发点。对于有多种思路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对于思路较少和没有思路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帮他们找到思路出发点,引导学生掌握同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同时还要通过设置同类型的习题来拓展练习,直到真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即可。所以说,为了作业的完成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提升的,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来更好的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不同情况的学生来实现共同进步。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了探讨,说明如何更好的进行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以分层设计的方式来布置数学作业,是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而基础上来进行考虑的,不仅能够有效的发挥作业的作用,帮助学生来进行查漏补缺,还能推动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和前进。所以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从学生的角度来切实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世振.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2]吴保焕,张娜.分层设计,让作业焕发生命的灵动——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