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熊淑德
[导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熊淑德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心小学,重庆 万州 404024)
        
        摘要: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是学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铺垫的重要阶段同时数学具有逻辑性比较抽象化,小学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不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效的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分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策略探讨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转变小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思想固化,没有办法去紧跟时代化进步,在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述,没有跟随现如今新课改的要求,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直线式下降,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教学方法都喜欢用习题来让学生去理解学习,大量的习题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重并且起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在很多重难点上学生依旧理解不了知识点,大量的联系依旧没有办法让学生去理解和吸收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目标完全偏离[1]。
        二、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学习主要是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摆脱传统单向教学模式的束缚。因此,在独立思考学习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行为,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完成自主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共同探索学习知识的时候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2]。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高效的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首先,从课前准备方面来讲,备课是每一个教师授课的必要前提,学生在一堂课的学习中能够对知识掌握多大的程度与课前准备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保证教学质量就应该在课前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准备学习。教师就应该提升自身的素养,做好提前备课并且在每一节课的结束后应该提前布置一些关于下节课知识内容的相关课外作业,学生应该努力完成作业并且对下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提前预习,例如小学教学中有一门课程是对三角形和角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并且从生活中去寻找有关角的物品在课堂中进行分享,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去认识三角形和角的大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其次,从课堂中来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起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数学的数学思想放方法一般都体现在做题等方面,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己思考分析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并进行引导思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能够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从课后方面来讲,在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不断引导已经使得学生慢慢的形成了数学思想方式,这时教师应该布置适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巩固,从而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数学思维的应用,数学思维的有效行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
        (二)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可以将有趣的故事、游戏以及动画等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进行学习和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听故事玩游戏看动画等,这样的融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二等分”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引入《熊出没》故事,可以将熊二熊二蛋糕的故事情节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展示出来,引入相关的知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生去动手画出粉蛋糕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讲述“求平均数”这一节课时可以引入“摘水果”的游戏方式,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平均数,可以设置关卡,增加计算的难度,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只是内容并有效的掌握知识。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的去全面理解数学知识[3]。
        (三)通过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概念一般是数学家们长期积累总结出来的属性概念并且都是用一句话总结概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关系以及让学生记忆概念的方式方法,利用逆向的记忆让学生去挖掘概念的本质,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在按照题目条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进行互逆式问题,问“小明从左数坐第几列”紧接着去问“小明从右数坐第几列”做到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拓展思维去思考两者间的关系等,看着带走的想着剩下的,问学生把5.9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以及向左移动两位时它们的大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等,通过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来打破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概念中去顺向和逆向互通,这样以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渗透,有效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的研究[J].余杰.学周刊.2020(09)
        [2]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相西红.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4)
        [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白进喜.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