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影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第四小学, 广东 阳江529800)
摘要:立德为先是我国一贯秉持的教育战略方针之一,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远要比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在我国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是社会衡量的人才的标准,政府和企业都不会去招聘一个道德不佳的人。因此,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道德思想开始建立雏形的时期,更是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最佳场所。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重视起立德树人理念,以此来制定出合理的管理策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立德树人 道德素养
小学班级管理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奠定小学生思想基础的重要方式,小学班主任更是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基于此,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好与坏都会对小学生道德素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更是会影响到小学生正确道德品质培养的结果。因此,我国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之前,应该认真的学习和理解立德树人理念的全部内容,继而结合自身的实际班级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让小学生们得到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输,为其今后正确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制定合理的策略,创造良好班级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至理名言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容易被他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所影响,所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就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应从日常的管理中进行强调,结合相关活动的开展,进行渗透,对学生多鼓励、多赞赏,不断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影响的作用,从而转化成积极向上的行动力,有利于学生品格上的塑造与培养。
例如: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塑造,首先可以从环境布置上,可以张贴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或是画报等内容,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不做懒惰的学生,在多数同学的带动下,有利于培养积极的行动力,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这是班级氛围影响的一个方面;其次,还可以通过班规纪律的建设,来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构建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管理的精神风貌,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可以自觉感受到班风的影响,促进班级的和谐与积极向上,在氛围的感染下,促进学生性格上的培养,推动全面发展。班级氛围体现的是环境的影响作用,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用爱感化学生,传递正确道德思想
小学班主任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多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学生们的伙伴、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只有学生们亲师才能够重道,只有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才能够让学生们信服教师、听从教师,继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但是在目前很多的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过分地注重自我管理,导致师生隔阂增大,影响到了小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培养。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改变这一现象,用爱去感化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思想。
我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一直秉持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及师生地位平等的理念,经常性的与学生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交流中拉近师生关系,在探讨中传递正确道德思想,为学生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经过经常性的交流,学生们都愿意将自己的一些心事说给我听,我也会根据学生们的想法来引导学生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与我的交流中倾诉了自己的心事,说自己很烦,父母老是对于自己的事情指手画脚,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在了解到了学生的这一心理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让学生去日常观察自己的父母都会为自己做什么事情,在学生观察之后与其又一次交谈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语气有了变化。因为在学生自己的观察中发现,父母大多数的忙碌都是为了自己,忙着做饭让自己吃饱上学、忙着工作挣钱为自己买喜欢的东西,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体谅父母,开始听从父母的意见并且主动进行沟通。这样的教学表现已经说明了班主任用爱沟通学生,才能够有效的传递正确道德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传达正确道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懵懂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向其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够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小学班主任除了进行一些班会宣传之外,更应该开展一些实践类型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立德树人理念可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更好地渗透。
我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时非常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来是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释放学生的天性、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促使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二来是希望借此能够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但是在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主题要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样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例如我曾经开展过“我为朋友做件事”的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让学生们为自己的朋友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们借此可以感受到友情的力量,也可以拉近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在开展了这一班级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都积极的开始思考要为对方做一件什么事情。有的学生为自己的朋友亲手拼了一个朋友喜欢的乐高玩具。有的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信里面说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在交换礼物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友情变得更加坚固,同时也感受到了为对方付出的那种快乐。这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地将友情这一感情进行展现,而且还传达了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正确道德观念,达到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的教学目的,有助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需要重视起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让小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得到正确理念的引导,在小学生们的心里建立起一个衡量对错的尺子,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继而使得学生们在未来的成长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这对于小学生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何君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8)
[2]杜永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
[3]杨玉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