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梁嫦活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小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愈重视起来。
        梁嫦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左滩小学 528318 )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小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愈重视起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也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心性特点、学习能力差异等,并制定对应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略。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良好践行德育工作成效。本文结合目前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现状,具体阐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结合策略探究。
关键词:德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小学学校及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呆板的教学引导方式,将小学生性格特点、理解接受能力等因素结合到心理健康引导及德育教育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加强师生间沟通密度,帮助学生形成阳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推动其心理健康程度及德育教育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全方位优秀人才。
一、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工作存在不足
        当前,部分小学学校及教师一味注重主要学科教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缺乏必要重视。日常教育引导中也沿袭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参与兴趣。与此同时,一些教师没有更好的关注学生心理情绪及行为举止、家庭或同学之间关系等问题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良好及时的沟通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和德育工作实效,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管理需要。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策略
(一)借助德育书籍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教师针对初中学生特定心理年龄因素,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班级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和德育教育实效。
        例如,教师每周选定一天放学后时间段作为班级课外阅读活动时间,因为课外阅读活动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径。教师向学生提供并推荐一些具有深厚教育意义的优秀书籍,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华历史故事大会》等。首先,学生们一起阅读这些优秀的德育教育书籍,在之后阅读完毕后,还针对书中人物特点及书籍大意进行共同交流讨论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读后感言,并适时的对其中观点相悖处给与正确讲解分析。通过这样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育水平和综合学习素养,更能够实现新时期德育教学要求,良好的实现德育教育实效[1]。
(二)应用互联网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先进便捷的互联网络开展德育教育。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参与热情,促进学生德育水平显著提高,满足素质教育需求。例如,教师可以每周选定一天放学后时间,作为多媒体德育教育时段,可以预先选取如《雷锋叔叔的故事》、《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优秀视频影像。学生通过立体直观的观看这些正能量视频影像,了解到这些优秀人物的高尚道德品质,学习他们身上勇敢坚韧、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以及做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这种教育引导形式,不仅有效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更有效促进学生德育水平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积极阳光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观,体现德育教育成效[2]。


(三)主动给与学生温暖关怀
        小学教师作为与学生们密切接触的大家长,一定要主动关注爱护学生。熟悉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并找到并打开学生心中积聚的心结,实现良好德育教育实效。
        譬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和谐互助机制,选出几名优秀的班干部,和班主任组成一个问题解决小组。当一些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困难或产生了不能放下的心结,首先由问题解决小组成员先行与之沟通、并力求良好解决问题困扰;若问题困扰严重,小组成员们会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再由教师和求助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引导,进入学生心灵,最终了解打开困扰学生的问题症结所在,顺利帮助学生回复正常学习生活。教师时刻关注爱护学生,并在班级范围内构建友好和谐互助氛围,不仅可以走进学生心灵及有效打开其困扰心结,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们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对学校强烈归属感,从而实现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实效[3]。
(四)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而当前一些人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顾及社会公德及孩子们身心健康,在学校周遭开设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游戏娱乐场所。本身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父母长期的关爱照顾,心中就有强烈的空虚缺失感,并且他们的年龄经历没有太强的分辨力与抵抗力,很容易就沉迷网络及电子游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及社会各层面力量,为了留守儿童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请严格督促整顿校园周边学习环境。从而使留守儿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五)创建科学全面的班级学生档案
        小学教师要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长效稳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状况。比如,教师可以征得家长统一前提下,为每位学生创建一份综合全面的学生档案。在这份档案中,会详细记录学生的家庭成员、家长职业特性、有无父母离异状况、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语言表达等信息。教师利用这样的别开生面的统计整理方式,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家长、监护人之间的密切沟通,促进家校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使教师、家长对于学生在校及在家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对应有效的学习引导方案,极大推动学生心理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管理工作成效[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中主要论述了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中产生问题不足,以及学校心理将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双向结合具体策略活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教师摒弃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引导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加强师生间情感密切程度,也能够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德育素养,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正梅.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少先队德育工作实效[J].考试周刊,2021,12(7):13-14.
[2]吴临惠.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9):186,188.
[3]王莉.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速读(上旬),2020,17(3):249-250.
[4]周海军.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家长(中、下旬刊),2020,15(4):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