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孙文彬
[导读] 本文对核心素养下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孙文彬
        黑龙江省林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57699
        摘要:新课改理念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德育教学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德育课程也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使德育课程更加高效,对其的实践探索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德育教育;开展路径
        作为中职德育工作主要阵地的德育课堂,它的教学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必然的选择。
        一、新课标理念下德育课的重要性
        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够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中职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世界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想使其品质、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规章制度以及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还离不开德育课的实践探索。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又关系到与社会对接、与人相处,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只能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与社会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另外,新课标理念下,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育人的主要方向是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不只需要学生在学科成绩上面表现优异,其思想道德品质、道德素养以及道德行为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德育课正好能够弥补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要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德育课的实践创新,真正体现德育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中职业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技能培训,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技术型人术,因此,中职教师对技能的培养方面十分看重,他们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转变技术知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竭力探寻一切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教学途径。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几乎全面向知识技能培训方面倾斜,对于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是点到为止。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也不会将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做为教师的主要教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十分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被学校严重弱化,学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传和引导严重不足,学生自然不会产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愿望,更有甚者会出现厌烦和抵触的心理。如此的教育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严重短板,影响中职教育的正常发展。
        2、有效的教育手段不足
        部分中职学生性格顽劣,时常在校内或者社会上进行不良的社会活动,如赌博、斗殴等行为。此时教师会采用激进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倘若上升到一个更为严重的教育阶段,教师还会在管教批评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罚。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的叛逆心理和暴决心理难以抑制,加之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能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极易产生逆反行为,很容易造成师生冲突的糟糕局面。物极必反,教师采用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这样的教育方式,无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是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达到了事倍功半的不利态势。
三、核心素养下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路径
   1、构建三维德育管理体系
        中职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德育体系统筹规划为德育教育、德育管理和学科德育的三条阵线,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手段,将文化育人、以德育人落实到各科教学和德育管理之中,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开展德育管理和实践。
        德育体系由德育教学队伍、学科德育渗透和德育管理队伍等分别推进三阵线教育。德育课程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德育教学队伍培育学生的世界观、科学精神、终身学习理念;德育管理是德育教育的主阵线,通过团委学生会、心理咨询和文体活动等开展德育管理,引导学生的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理性思维意识;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教育,如环保、爱国、工匠精神等。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德育管理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并在平台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如思想品行、身心健康、艺术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参加校内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方面德育评价内容,并通过使用大数据评价学生成长过程,从而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地考核学生的成长过程。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还可以设立正向评价和负向评价制度。

正向评价制度设立正向行为加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志愿活动、班级管理和服务等正向的积极性。负向评价主要是对违纪行为进行减分,明确告示学生哪些不良行为应减分。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设置学生行为预警功能,学校管理人员有不同权限,德育管理队伍分别介入不同层次的跟踪教育。学生从平台看到自己的成长记录,知悉得失和做好反思;家长从平台查看孩子的成绩,与孩子探讨发展方向。
        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评价平台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班级、不同年段可能存在的评价差异,德育科主导年段平衡、年段引导不同班级平衡,保证学生、班级、年段之间的评价公平性,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3、教学内容应具有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性
        “课程标准”中要特别注重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德育课教学内容与家庭社会的生活、职业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或合理地创设职场情境,突出实践的取向。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贴近学生职业生活的教学内容更加受学生的喜欢。引起学生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其中,才能达到教学实效性。课程标准中还特别强调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融入学生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职业工匠精神的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因此,在设计和组织德育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理应将这些职业性的东西更加有选择性地纳入德育课的教材中,使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
   4、拓展德育教育范围
        新媒体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影响力明显提升,班主任教师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开展德育工作,能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使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群体的网络生活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深入影响,在多元化德育教育实践的作用下,突出德育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新媒体时代在组织开展班主任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在微信、微博社交平台上分享给学生,并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向学生分享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能真正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按照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长需要突出德育教育针对性,提高德育教育的综合影响力。
        5、丰富德育活动载体
        德育管理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学校可以举办吸引学生的德育活动方式,如开展评选“最美中职生暨美德少年”活动,从思想作风、乐于助人、学习情况、校内实践、文明情况、参与各级各类比赛等多方位对参评学生综合评价,经过同学推选、班级推荐、年段评价、全校测评和网上投票等宣传手段,每年评选出20位“最美中职生暨美德少年”称号的学生。
        中职学习生活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分水岭,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校围绕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家国认同和社会责任等角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专业、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策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首届成人礼活动,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了解《宪法》,参加18岁成人宣誓仪式,在成人墙上签字合影,一起走过成人门。举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家国认同。结合预防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题材,做好人性识别教育,培养批判质疑精神,渗透理性思维,提高安全素养。强化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技术应用水平,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举行“逐梦新时代”系列的宿舍文化节,展示中职学生的青春和活力。
   6、在职业教育新改革中志存高远
        从高职扩招开始和中职院校实施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改革开始,中职学校学生有更多接受高职院校教育的机会。学校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学生和家长志存高远、胸怀梦想,追求文化素质更高发展平台,促进更多中职学生在核心素养下走进大学校园。
        7、开展提升教师德育能力竞赛活动
        根据学校“争先创优·打造一流”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师德育能力竞赛,从班级工作计划、关爱特异体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管理方面评价班主任基本功;从教师开展主题班会课的教育内容设计、课堂设计、活动形式等多方面考核主题班会能力;从学生周末与节假日的安全提醒、安全教育平台完成情况,班级安全教育情况考查安全教育情况;从及班级管理总结、教育学生典型案例和德育论文等多角度,制定教师德育能力考核评分标准,全方位评价教师德育能力。
        四、结语
        中职院校德育管理问题多多,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健全德育机制、创新实践活动、强化管理科研,为学校德育管理带来更多发展动力。很多中职院校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特别是校外教育更是空白,导致学生思想出现滑坡现象。学校是教育主战场,展开德育管理和教育,我们责无旁贷,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升级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活动,都能够形成崭新教育动力。
        参考文献:
[1]游丽琴.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113-115.
[2]李红霞.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中职德育落到实处[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