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徐刚
[导读] 本文就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策略展开探究。
        徐刚
        (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四川 遂宁629300)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下汽车正趋向信息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汽车技术正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也发生变化,中职汽车在运用与维修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也同样发生变化,本文就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提升策略
        引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开设本专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很多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较为欠缺,不能满足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如今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出现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要求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因此,提升相关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一、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提升硬技能基础知识
        按照本专业从业人员的相关职业成长规律来看,其大部分是通过从操作工到技师,再从技师转变为诊断专家[1]。因此,可以结合对应岗位职工的工作任务展开分析,并且按照中职培养的具体目标,根据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重新构建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职教学中更加侧重基本的检查和调整、总成拆装和更换、发动机构造与拆装等几门课程。具体可以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发中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燃料汽车等都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纯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是市场的主要构成,因此,中职的课程要围绕这两类汽车开展。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从而及时掌握相关技能知识。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融入相应的平台中,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将其上传到微信公众号,让学生通过登录即可查看相关课件内容。
        首先,教师建立班级微信群,在课前的知识导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其形成若干个重点知识点,并且根据划分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结将其做成课前测试题,利用“雨课堂”发布教学资源,并通过雨课堂自带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了解哪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完成相关预习。
        在课堂进行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上一节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并且利用教学微视频详细讲解相应电器的具体工作原理[2]。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演示相应的操作步骤。如“一位宾利车主开车来到店里,车主反映该车的车喇叭不能按响,请问该怎么解决?”教师可以对继电器的故障的进行流程化检测并对其引脚的接线方式进行演示,并查看雨课堂平台学生的学习反馈,通过学生对“不懂”和“收藏”的标注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并对其进行详细解答。最后,对表现优良的小组进行奖励。


        在课后对学生展开拓展练习,使其对继电器故障的分析流程与相应的排除方式进行有效掌握。并且通过雨课堂平台让学生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进行发布,教师对其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其真正掌握知识点。
        (二)技能提升策略总结
        借助现代信息资源教育,教师可以与学生开展双边活动,其主要的特点包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育,并借助其为中职学生打造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优化教学效果,为课堂注入活力,从而吸引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例如,将雨课堂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讨论区以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软件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查看,并且了解学生对疑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雨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并且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二、有效利用先进技术
        汽车结构加快更新速度,促使中职学校的相关实训设备跟现实的汽车维修需求脱节,为有效弥补设备上的不足,应加强对VR技术在实训上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对发动机故障的排查能力得以锻炼,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发动机机械故障,并展开相应的排查操作,以便于让发动机在虚拟的环境正维持正常运转。并且在运转中,可以模拟发动机尾气颜色、发动机噪音等较为直观的现象。让学生能够按照规范的排故流程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相关操作锻炼。
        三、提升软技能
        在专业技术知识的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相关软技能。让学生对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预习,并能通过相应的平台展开学习,做到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3]。
        在安全责任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教师要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使其能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便于在企业中能够接受其严格的维修保养流程,从而更好的适应岗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汽车行业不断转型的基础上,其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中职学校要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对汽车的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及时更新,对其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更新,能够结合现代化技术提高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技能的提升策略要不断扩充,并且能够在实际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合理应用。为企业培养充分掌握先进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参看文献
        [1]张玉.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模块教学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09+37.
        [2]何向东.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5:90-93.
        [3]刘任庆,黎修良,李治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