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黄勇
[导读] 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教育,对于树立学生历史观念、通过历史知识反思社会现象、现实生活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勇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中学,江苏省 宜兴市 214266)
        摘要: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教育,对于树立学生历史观念、通过历史知识反思社会现象、现实生活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国民综合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能够凭借自身优秀综合素质良好地工作与生活,对生命尊重、无限憧憬与热爱,无不体现接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从新课程目标出发,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不但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还能感受历史教育的关怀,从思考生命这一恒远话题中不断锐意进取,努力前行,热爱生命,发光发热。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命教育;渗透
  生命对于个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生命权也是每个人所享有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权利。但由于人们生存环境、人生追求等的不同,使得每个人都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学习责任与使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高中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使学生透过历史学科看到生命本质,能够全面、深入地思索生命相关问题,更加了解何为生命,如何体现生命价值等。在学习与实践中,教师向学生渗透历史学科与生命问题之间的联系,升华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良好、健康地成长与进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教育目标的重要要求
        高中历史学科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与使命,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着重“人本教育”[1],以人为本首先便要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高中历史教育不但向学生传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展现历史学科深远厚重的教育意义,还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思考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教育目标指引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容,切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实际。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教师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此基础上,能够明确且坚定学习目标,通过历史学科的有效教育引导,达到对高中阶段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人格品质等的良好塑造,达到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二)建立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育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习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历史学科亦然。在高中历史学科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无疑为学生建立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良好联系。当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学科所学积极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反思自我存在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等,便体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脱离生活实际的学科教育是没有温度的,对学生缺少真诚的“感化”[2]。教师在历史学科教育中,利用所教授的历史知识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不是孤立于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存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生命教育观念不断渗透,便建立起学生历史学习、反思生活实际与实现生命价值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历史学学科学习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教材知识的表面。
        (三)助力学生反思自我,实现人格素养完善与良好成长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好比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掌握国之存亡、兴衰交替的规律与道理,所以说历史能够明智。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还能使学生既具备了历史发展观念,又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反思自我,明确肩上承担的责任,在日常学习中便更加笃定与坚信自己的力量,能够在未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不同历史人物的经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每个精彩的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都好比一束光照耀在学生心间。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渗透生命教育,能够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教师结合历史学科教育内容和目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渗透生命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苦口婆心的输出未必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回响。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教育内容和目标,为生命教育渲染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思考。如学习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用鸦片砸开中国的大门,至此,近代中国开始了昏暗、屈辱的历史[3]。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向学生展现过去的历史阶段中,鸦片对人身体和精神的荼毒。当那个时代的人们形同枯槁、并排躺在肮脏不堪的床上吸食鸦片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禁毒话题也是当代高中生认真贯彻学习的内容,教师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历史知识所学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鸦片战争对生命进行怎样的思考?教师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教育多角度出发列举实例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和热爱生命等的认知。除了实际的鸦片外,现代社会中被称为精神鸦片的事物也非常多,对人生命健康与安全都存在着巨大的威胁。教师教育学生通过历史所学常警醒自我,本着尊重与热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重要原则与底线,能够恪守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把握高中阶段宝贵的学习时光,让生命绽放,迸发年轻的朝气与力量。
        (二)挖掘历史教材内容,从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提炼生命教育的养料,滋养学生的心田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要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应注重教育的连续性。教师知晓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固然重要,还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炼出生命教育观念,引发学生的思索与重视。切忌仅凭几节课堂的渗透便能使学生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而是长期的渗透坚持,那么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历史人物与事件内容向学生有计划、源源不断输出生命教育的养料。如学习“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元谋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以石器为主,过着群居生活。原始人所处环境恶劣,生命生存较为困难。人类生命的起源、进化与发展充满着艰辛与曲折,但也彰显着生命力量的蓬勃与伟大。直至从部落发展到国家,华夏民族历史发展进入新纪元。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伟大或典型的历史人物,如“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商纣王酒池肉林昏庸奢靡,炮烙之刑戕害臣民等历史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并在实际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一重要信念与原则,夏禹为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投入治水,废寝忘食,体现了一代帝王珍惜人的生命,身先士卒,救他人于水火的可贵品质,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夏禹及其治水事件终将被人铭记,一代禹帝形象亦光芒万丈。反之商纣王的一系列视他人生命如草芥的恶劣、残忍行径,也让人们记住了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纣王昏庸残暴,百姓民不聊生,也足以警醒后人。教师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强化对生命的感知,进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养,站在生命价值实现的角度反思自身学习与生活,达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结语: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历史教材内容为学生树立生命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不但尊重、热爱自我与他人的生命,还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能力,发挥生命的价值与光热。教师还应根据学情拓展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范围,围绕生命教育的中心积极开展历史活动实践等,提升历史学科教育意义,指引学生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陈春红. 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的渗透[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5).
[2]邸多强.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策略[J]. 新课程, 2016.
[3]毛东.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探析[J]. 南北桥, 2020, 000(00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