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滔
云南省普洱第二中学665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运用多种策略,如以情境深化学生的鉴赏体验、以技巧辅助学生进行鉴赏感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创新,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下 高中音乐 鉴赏教学 探究
引言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同美术一样都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类学科,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乐感及鉴赏能力是其学习过程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当今时代对相关教育机构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培养的是综合性的音乐人才,即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高中教育是学生向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鉴赏的能力十分重要。在音乐中,鉴赏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及鉴别能力,而学生的鉴赏能力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的养成,所以音乐鉴赏能力教学尤为重要。
一、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学培养目的认知不清
目前随着教育体系不断进行改革,教学模式趋向于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也为学生提供能够自主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想象及思考的能力关系到欣赏能力提高的过程,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老师常常过多的对学生讲解传统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偏离了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未能关注到音乐鉴赏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具体价值,故难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兴趣。
(二)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
当前高中生在音乐欣赏课上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低,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以往教师主要根据原有的教材设置教学的内容,关注重点较为传统,主要是对音乐歌曲的分析,学生课堂期间按部就班的执行,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师与同学的互动,单纯的理论教学未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常此以往,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音乐的鉴赏兴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不能只将音乐鉴赏教学工作停留在表面,这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音乐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一)基于内容创设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以《白毛女》这一传统经典歌剧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剧情梗概,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教材选用片段或者是作品中的经典片段设计、编排情景剧。
如,作品中的“十里风雪”“北风吹”“哭爹”等片段都是歌剧情感的高潮部分,其内容以及配乐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按剧情推进的顺序进行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情感代入表演以及欣赏他人表演,对故事情感有更深的理解与感知,而在音乐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快速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达成共鸣、产生共情。如此,教师方能够完成基础的鉴赏教学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高中音乐鉴赏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合理。科技辅助教学工具在音乐教学中也更加常见和普遍,这也为丰富音乐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音乐鉴赏教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学体系,确保教学的高效合理。举例来看,在学习关于《兰花花》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等,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当年穷人受到的压迫及折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对整个作品进行科学赏析,比如可以从音乐的表达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切入。最后老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通过PPT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刻苦,提升爱国情怀。
(三)设置问题引导思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适当创新鉴赏教学过程。以《飘逸的南国风》为例,在这一课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课的三个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感知,然后再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鉴赏感受。具体而言,教师首先精简介绍《弥渡山歌》《对鸟》以及《幸福歌》三个音乐作品所对应的民族、民俗、歌曲特征。然后,教师再播放三个作品,并要求学生在鉴赏这三个音乐作品时在本子上以简单的词汇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播放完音乐作品后,教师再给予学生一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记录的词汇,对音乐作品进行个体的评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问题展示在黑板或者多媒体上。问题可以是阐述三个作品的异同点,或者是基于个人理解,说一说同一地区三个民歌的风格不同的原因,还可以是学生对三个音乐作品的偏好以及原因。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什么,教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都已达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将理论性的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理念,对音乐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评述,以此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泉波.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美学视角[J].文理导航(上旬),2020(10):88+91.
[2]袁丁.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20(12):141.
[3]杨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