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中学,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备受学界的关注,它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了六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上结合核心素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塑造健全人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音乐课堂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习,教、学、做合一”是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著名思想之一,他指出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即:“讲书便成为教,读书便成为学”。书本不是学习成绩的唯一参考,教育的实质在于启蒙和发展思维。音乐教学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要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发现生活中美妙的声音,在生活中感受美好,能够享受生活。
一、核心素养
1.什么是核心素养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最内核,最本质的素质和修养,是全民都应该具有的,当它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还要追溯于2014年,教育部正式明确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1]这一概念。使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新的发展与规划,文本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对“核心素养”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六大板块,细分为人文、科学、生活、创新、责任六个方面,其中实践创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是教育体系,还是国家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与之紧密结合,并围绕它,以它为中心进行标准的具体化。
2.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意义
六个方面既是内容也是标准,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人文方面不仅要有人文底蕴更要有人文关怀精神;在科学方面,既要有探索科学的学识和勇气,也要有科学求真求实精神;生活方面,要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创新方面,要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新,脚踏实地;责任方面,要具有责任意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敢担当。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这六个方面,不但个人的素质会得到提升,而且将会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中学音乐课堂的困境
部分初中音乐课堂往往大力强调知识层面,忽视演奏部分,这就使初中的音乐学习陷入困境,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开口,成了哑巴音乐,当真正遇到能实地用音乐交流的机会时,学生都怯于开口,话到嘴里说不出来,没有抓住运用音乐进行演奏的机会,所以教师有必要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开口演唱,这一部分是音乐教师必须要特别关注的。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学生课业任务繁重,可利用的音乐教学时间只有在课堂上,但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会出现其它任课教师占用音乐课堂的时间,让音乐老师苦不堪言,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未能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就更谈不上构建高品质音乐教学了,还有家长的不支持、不理解,家长认为一昧的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进行,音乐美术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家长的不重视。
音乐教师的水平与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好的音乐教师有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水平高,能力强,反之则相反。不同的初中音乐教师,水平也不一,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老师在成为老师之后也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进行教学,不但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工具老式,而且教学课堂也枯燥,自然而然,教学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这样学生不满意,家长也不满意,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在这样的困境下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能力就显得极为急迫。
三、高品质音乐课堂的构建策略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以提高中学生音乐能力为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反馈几个大环节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大家参考。
1.科学选择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的选择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部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针对初中生的学生选择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的音乐音频和视频,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针对中学生,把握好满足教学材料知识性教学的前提,同时辅之以趣味性的知识普及。
2.积极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是获取知识的场所,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知识,吸收知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同学们之间组成小组讨论,合作学习[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学生在课堂上要自信,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的课堂行为,如上课时,大声地有感情进行歌曲演唱和识记音律,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勇于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创造一个有趣、轻松的课堂环境。在低年级阶段,教师要使用亲切的教师用语,给学生熟悉感,安全感。对于较高学段,老师的用语要婉转,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教学方式多样化
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就要求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的改变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在中学音乐课堂上也应该有一席之地,教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应该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都应该被运用,视觉、听觉上双重刺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综合运用,发挥最大功效,促进音乐学习。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就是学会过程中最大的原动力[4]。显而易见的是,一种压抑、死板、无聊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会死气沉沉,无精打采;而一种生动、活跃、愉悦的课堂氛围会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达到顶峰,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目前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中学音乐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这一方面,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实时情况,以科学手段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推进高品质音乐课堂的建立。教师也应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树立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应该和蔼可亲,适时解答的疑惑与问题,把握好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不要将学生拒于千里之外,从而使其畏惧心理。在家长这方面,老师也需注意几点,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合适的语言减少冲突与摩擦,针对家长的疑惑与困难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对症下药[5]。对有问题的学生家长提出意见时,也要顾及家长的面子与尊严,私下委婉点出需要注意以及改正之处,保持与家长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要重视学生在中学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循序渐进,达到最终目标,为培育出高素质、综合性、高层次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嘉艺.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59-260.
[2]吴媛媛.构建寓教于乐的高中音乐课堂[J].清风,2020(24):33.
[3]张恬.利用“互联网+”构建初中音乐新课堂的策略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9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