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焕发生命力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罗清华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体育技术动作。
        罗清华
        金口河区永和二小  四川省乐山市  6147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体育技术动作。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中反复训练的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的趣味环节,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态度,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激发他们探究体育技术动作的热情,使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身体素质,推动体育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体育课堂 焕发生命力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教师想要让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去接触学习。体育这门学科也不例外,教师想要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上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开始,让学生们慢慢了解体育,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体育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大众社会的关注,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的骨骼成长。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兴趣引导不足。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中最大驱动力,其体育作为一门运动类学科,保持良好的体育兴趣对体育活动的实施与组织起到促进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激趣环节,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效果上存在被动、抵触等情绪,不利于课堂活动的有序发展。第二,教法运用单一。部分教师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环节中,依然沿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性、趣味化的组织手段,导致学生的训练热情难以激发,进而造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存在不足。第三,未能因材施教。因家庭环境、身体发育等方面影响,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中存在差异化现象,部分教师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不均衡。
二、小学体育课堂趣味教学策略
        (一)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体育训练项目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苦与累,还感到枯燥无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活用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点,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减轻负担。教师要结合训练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玩的“老鹰捉小鸡”“我们一起开火车”等游戏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在练习短跑时,很多学生感受到比较枯燥,课堂注意力分散,他们跑了几分钟感觉无趣。于是开展“障碍跑游戏”的形式,让他们跨越小土墩、小栏杆、山羊等,并采取小组合作训练的形式,学生们你追我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之中,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也不同。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特长,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展,主动进行体育弱项的强化学习,提高他们的体育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一些学生的耐力较强,爆发力不强,而一些学生的耐力不足,爆发力较强。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在肯定学生优势的同时,根据他们的特长布置练习任务,让耐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长跑训练,让爆发力强的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获得自信心,可以主动进行弱项练习,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三)优化组织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环境是一个有效的激趣手段,对于正处在形象认知阶段的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情境为导向,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还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加深学生的主体理解。因此,在体育课堂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课本教材,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的主题环境,让学生投入到对课堂知识的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课堂互动的组织效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复杂、相对较难的动作细节以动画特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还使学生在体育动作的学习理解上产生直观印象。此外,教师除了在室内课堂中构建情境之外,还应将其延伸到训练活动之中,创设不同场景的训练活动,如军事题材类的“穿越封锁线”“突出重围”等,不仅能熏染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设计课外活动,延续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除了在课上用趣味环节吸引学生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兴趣设计丰富的体育课外活动,让体育学习和体育练习在课外得到延伸,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得到延续,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外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通过体育课外活动的拓展,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他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把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促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主动学习,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他们体育综合素质。在设计课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投篮练习、跑步运动、跳绳活动、踢毽子、丢沙包、打乒乓球等活动。同时,教师还要采纳学生的意见,通过问卷调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在积极地参与过程中增强他们的体育运动精神,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结束语
        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是孩子的指明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高效的方式,迅速和孩子成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挖掘他们的个人潜力,找到他们的共同喜好,进行一系列的有趣游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文.小学体育之趣味教学策略[J].新智慧,2020(22):81-82.
[2]吴建安.小学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13):75.
[3]龚真花.趣味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