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姜志芳
[导读] 分析趣味教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教育的具体路径,力求以趣味教育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对于运动锻炼的兴趣。
        姜志芳
        宾山小学  江苏省 如东县  226400
        摘要:体育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在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习惯于将体育课上成了体育动作讲解课,这就难免给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枯燥感、乏味感,致使其在体育课上难以提起兴趣。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应用趣味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体力、智力的共同发展。所以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加强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落实趣味教学法,以便将其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促使教学目标更加高效地达成。为此,有必要结合小学生的心智特征与行为特征,分析趣味教育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教育的具体路径,力求以趣味教育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对于运动锻炼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趣味教育,要求使教育趣味化、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充分体会体育运动之魅力,进而逐步形成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拥有强健体魄,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的相关经验,分析小学体育教学运用趣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探讨运用趣味教育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趣味教育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安全至上原则
        保证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任何趣味教育活动的进行都必须遵循安全至上原则,否则不仅无法达成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既定目标,还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心理。安全至上原则要求体育教师以审慎的眼光反复检查趣味教育方案设计,消除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防止学生遭受意外伤害。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体育活动时,必须重视将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学生,严格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遵守安全准则,以此充分增强趣味体育教育安全性。
        (二)有效适度原则
        小学体育课并非单纯的活动课或者游戏课,教师应明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体育教学,因此趣味教育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备针对性,进而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善体育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打造“提质增效”的体育课堂,活泼课堂气氛。
        (三)灵活处理原则
        趣味体育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其灵活性,其注重发挥学生的优势及特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将学生真正还原为体育学习主体,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并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此,教师在开展趣味体育教育时,必须认真观察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重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参与热情,并结合具体实际,遵循灵活处理原则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措施
        由上可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到趣味教学法的有效落实。针对此,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加强重视,并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合适的措施推动趣味教学法的实施,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正确引导,端正学生的态度
        小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极易出现只玩不学的状态,他们普遍觉得体育课不重要,所以很难以一种积极地态势加入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趣味教学法应用中,应该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组织开展教学,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并且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使得很多教师对于体育学科秉持着不重视的态度,长此以往便会逐渐感染到学生。针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认知,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视,让学生明白体育和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共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合理发挥明星榜样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体育学科魅力的呈现,使得学生可以理解和体验到体育精神。而合理发挥明星榜样作用便能很好实现这一目标,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篮球”这一项目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便可以为学生播放“姚明”“易建联”等篮球明星在比赛场上的风姿,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爱国情感和高超的篮球技术。这样,他们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学习中,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及时鼓励,课后延伸
        为了促使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更好地落实,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指导,以便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如在体育运动开展中,部分学生因为身体肥胖或者是体制偏弱,从而总是排在末尾,长此以往,他们对于体育运动便会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针对此,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学生给予鼓励,并且和他们一起训练,为他们设置一个个小目标,教授他们相应的体育技巧,这样,他们便能逐渐达成一个个目标,获得良好的成就感,而体育运动热情自然也能获得很好的提升。
        除此之外,课后延伸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加强重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体育趣味性。具体需要教师将晨间、课间等时间合理利用起来,组织学生进行跳操、跑步等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运动队,这样不仅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还能使体育和学生的生活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让他们变得愿意学体育、愿意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才能获得身体素质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郦圣楠.寓教于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9(27):80.
[2]刘金文.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