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蔡子强
[导读]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结构方面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功能方面的内容,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结构决定功能。
        蔡子强
        湖北省黄梅县第五高级中学  435509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结构方面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功能方面的内容,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结构决定功能。生物膜结构内容是基础,有助于对生物膜功能的理解,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本章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两大部分内容。其中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而探讨建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将通过师生共同构建并体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物理模型,来自然生成生物膜的概念模型。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了解构建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基本方法,有过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初步体验。
        (2)学生已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3)学生对科学探索过程难以形成逻辑关系,构建模型的能力不够。
二、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增强运用构建生物模型基本方法的体验,通过合作探究构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并进行修正(小组自评自修与互评互修相结合)。
3.核心素养培育: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深入了解,回忆前面所学的细胞膜功能,增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通过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等内容,说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理论是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需要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并体会实验技术的进步在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培育科学探究素养,增强社会责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1.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2.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制作单个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多糖的模型若干;
        (2)收集有关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研究的文字资料、图片、模拟动画;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