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肖文娟 王莹莹
[导读] 本文将以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为背景,探讨如何对小学生开展思维品质的培养,并给予相应对策。
        肖文娟  王莹莹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实验小学 47200
        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                47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快速推进,小学英语课堂也已经开始注重对于小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之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颇受各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该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许多小学英语教师的共同话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快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型发展,通过多样化教学的方式来对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丰富其英语知识,培养其思维品质。本文将以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为背景,探讨如何对小学生开展思维品质的培养,并给予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培养路径

        在开展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时,教师常常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划分,而在这之中思维品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影响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走向。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小学开始注重对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程度,其主要的内容便是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创新性思维,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在小学学科之中,英语是重点教学科目之一,同样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故而小学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对英语文化了解太少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则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其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关系。在开展语言教学时,若是能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知识,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英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之一,其承载的西方文化远非许多国人所能想象的,但目前很少有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开展英语文化教学,或者说根本没有认识到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就只是单纯地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而不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而这种教育模式是不被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因其会制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新型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并不利于小学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过深
        在小学科目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相较于其他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小学的英语教学更像是一个数学公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而学生则是需要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和输出。但在如今的国内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因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不利于小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开展英语思维品质教育[1]。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过于僵硬
        学生的学习方法受到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导致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这就使很多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禁锢,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的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参与课堂的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素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这方面的问题直面这种问题。学生的学习方法受到教师的影响较大,因为教师受传统模式影响,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过于传统,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宜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了,应该积极寻找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率最大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解决小学英语思维品质现存问题的措施
(一)教师要适量开展英语文化教学
        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来说,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单纯的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探寻一种更加积极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开展文化教学,帮助学生深入说英语的国家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英语,了解英语,从而爱上英语,让学生能够从历史故事中学习英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且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去自行了解一些英语文化,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异国风情,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学习,并且让学习积极性主导自己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被动变成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素养,让学生在感受异国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深深爱上英语,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英语,不是把英语课程当成一种学业负担,而是一种文化旅行[2]。
(二)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讲课枯燥无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英语,所以我们教师也应该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学习方式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比如说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引入课堂,在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让学生记住英语语法理论知识,也可以为学生播放英语短片,让学生在动画中得到学习,并且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本来就少,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且教学模式的改进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顺应时代需求,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3]。
        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究不应该止步不前,对于新兴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去了解并且积极投入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分组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能够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主动的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效率更高,所以学生们应该积极进行英语学习,对于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且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困难中找到方法,在成功中找到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样能够让学生实现良性循环,让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分组学习的方式中,学生应该在组内进行经验讨论,并且把不会的地方提前勾出来上课与教师交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抱有极大的积极性去学习,并且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在问题中加入自己的疑惑,这样才能够在探究真理的路上越走越远,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在学习上树立不服输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是人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部分,其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故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并且对小学开展英语思维品质教学,也可以帮助教师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华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20,22(2):61.
[2]胡洁琼.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英语广场(下旬刊),2020,21(1):95-96.
[3]刘园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研究[J].读与写,2020,23(15):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