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何建英
[导读]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与时代接轨等,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何建英
        湖南省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24100
        摘要: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与时代接轨等,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移动互联网技术已逐渐从技术工具转化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变革与创新。鉴于此,本文对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鉴于此,本文对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以及人员不足的问题,没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大纲和计划比较死板和生搬硬套。在教学内容上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导致在实践环节上有些实验走过场,学而不精。有些实训教学内容胡乱添加,以致内容重复单一,让学生感觉学无兴趣。从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看,很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以验证性内容为主,学生缺乏创新,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学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重视不够
        对学校而言,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一般公共必修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为学分而学已形成一种应付趋势。在信息化、力、公自动化时代,掌握计算机技术应该成为一种潮流,不论什么专业,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先决条件,但是学生往往不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对学习计算机理论课不上心,完全是为学生而学,上机课只是为了应付了事,甚至迟到、上课玩手机或睡觉现象严重,布置的实验任务往往浅尝辄止,缺乏创造性。
        3、教学方式单调单一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和通过多方了解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多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运用电子教室演示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等模式开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理论和实践捆绑的方式,老师先通过多媒体或电子教室软件讲授,学生观看教师演示一遍之后,再自己动手操作。从客观上,学生虽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并且能做到理论通过实验获得理解,实验在理论的指导下领悟。从课堂教学本身来看,比较直观、详细。从主观上,学生的学习都是基于被动,离不开老师的束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不到实验的真实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如果课后不加强训练,往往学过后就忘记了。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
        首先在授课之前,教师需要了解所教授的学生各自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可采用问卷式和测试式的调查方式,结合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习惯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划分不同授课方式,再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点进行优化整合,制定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出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整个准备阶段备课设计的原则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标。
2、线下课堂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不同的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区分,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任务,通过小组自行的分配组合,根据小组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范围进行所参与和学习内容的学习,这样可以做到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从基础理论学习,基础高的学生可以自行的选择复杂的学习任务,这样小组的学习氛围不仅减少了教师因一个人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弊端,让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更集中化,以学生带动学生,以吸收和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小组相互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相互配合达到小组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和相关的操作经验,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分享给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学科学习,也便于教师在线上的观察和统计,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逐步进项相应的教学指导,真正体现出教师因材施教。
3、线上学习
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推进和组织学生学习的助力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平台随时开展学习,在计算机运用上课之前自行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预习,记录自己的学习难点和疑虑,通过线下课堂或者教学平台提出来,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的难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课后,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学平台随时巩固学习、强化知识,对教师在课堂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自我的复习和模拟,存在相关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在线上通过小组的方式及教师在线答疑的方式及解决,进一步对计算机信息机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加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不定时的通过线上的测评版块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进行测试,做到对自己学习心中有数,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及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实时掌握,并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调整学习大纲及授课方向,为学生提空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及平台。
        4、多种评价
        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进步离不开最后的评价及考核,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单一化模式,通过多兀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整体全方位的学习,也做到了对学生过程吐学习和阶段性学习的监督、激励作用,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更新了评定方向及模式,让学生能获得综合性的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真正让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也刷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多方位评判标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伍汉敏.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4):94-96.
[2]李希君.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电,2018,14(24):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