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11)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如期而至,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愈加受关注,在网络环境下,为了预防和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给学生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学科优势,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让其能够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以期通过简要的论述,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信息技术;安全教育
目前小学已普遍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这对于普及信息知识、掌握上网技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却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小学生年幼,缺乏知识经验,他们的三观尚未成形,就易于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如网络中暴力的、黄色的、虚假错误的不良言论,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对此,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探寻有效的教学法来普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待时。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科教育契机,增强网络安全教育。
一、目前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况分析
首先,忽视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深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产生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如隐私泄露、身份盗用、数字鸿沟、非法信息、网络诈骗等风险隐患问题屡见不鲜。故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能,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网络意识,提升其信息素养。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视了网络环境的安全教育,只是强调知识技术的传授,而对学生在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的应对方法却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如今电子智能设备充斥着生活,小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已十分普遍。由于年幼的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极易上当受骗,甚至在网络观念、言论和行为上存在的偏差,传播不健康的信息,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在课堂中,他们学到的网络知识通常是软件应用有关的知识,而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是匮乏的,使得他们安全危机意识十分淡薄。再次,网络依赖成瘾。小学生自治能力篑缺,加之家庭教育不到位及小学生对游戏的偏爱,他们往往比成人更易于沉溺于电子游戏,进而形成网络性心理障碍。另外,一些电子游戏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损害,还导致视力的下降,情绪的萎靡等。此外,网络的虚拟化,也会导致小学生无法区分网络与现实,长此以往,他们易于思维方式的异化,严重影响了学习能力的发展。针对上述现况,加强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对小学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1.采用“以问促学”方式,激发学习网络安全的兴趣
互联网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而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网络世界中探索。倘若教师不及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而是任由他们在网络中“乱闯”,就会让学生迷失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故而,教师要基于学情来创设教学情竟,应先引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冲突,并鼓励他们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教师再有针对性进行引导。
例如:以“计算机病毒”一课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展示了一组“两个人探讨如何处理电脑病毒”的漫画。一个人提议:“只要不开机,病毒就会被饿死”,另一个人觉得“请专业人员帮助处理”。笔者是从该漫画为切入口,学生通过漫画故事,在寓趣于乐的同时,不少孩子产生疑惑:“病毒究竟是什么呢?它的危害大吗?那该怎么做……”等诸多问题。这样,孩子们积极发问和探讨,开启了思维门扉,也为下面教学埋下伏笔,有利于学生更好深化理解知识。
2.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绿色文明上网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增强小学生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引导小学生科学、健康地运用网络工具,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防范网络观念、言论和行为偏差,不断提升安全教育有效性。
例如:笔者开展了“绿色上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小学生的要求,具体如引导学生自觉远离网吧和不良网站,不随意下载不明的文件,不将真实家庭情况等信息进行随意透露,不要随便见网友,以及不轻易相信一些微博、BBS、微信等以个人行为发布的信息等。此外,笔者还要借助新闻事件及结合鲜明实例,唤醒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3.安全利用网络信息,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
在网络中充斥着海量的资讯,而这些信息真伪难辨,对自律薄弱的小学生而言,他们难以准确地甄别信息的真假,判断其来源,那么,教师需要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传授他们正确地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其分析、整理、提取及归纳等处理信息能力。
例如:笔者曾为讲解了一些危险的上网操作,并尊重学生自主实践,同他们一起进行验证,经过比较真假网站、钓鱼网站,增强学生辨别能力。笔者采用推荐提醒的方式,引导学生用专业搜索引擎工具。同时,增强学生自律性,使其能够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色情等信息,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此外,在浏览网页时,常跳出诸多营销的、游戏等极具诱惑性广告信息,网上下载软件时也会碰到该状况,会同时安装了很多自己并不想要的应用程序,而这些都属于垃圾软件,还会携带病毒。此外,还有一些是微信或QQ好友电脑中毒了,当传输的网址和文件,先跟对方确认后,以确保是安全的再去点击接收。这样,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增强其安全意识。
总而言之,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生活便利同时,还伴随着安全隐患问题。而小学生年龄尚小,经验知识缺乏,加之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故而,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科优势的契机,重视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进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丽.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安全教育分析[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4)
[2]王晓蕾.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安全教育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