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敏
河北省赞皇县尹家庄小学 051230
摘要:在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在学习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还要将自身的职能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并依照学生年龄特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语文课堂是开放性、多样性的,而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将会勇于表达,更好地认识语文。如果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反之。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值得人们关注。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积极氛围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对于外部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充分展现出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被约束。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明快,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更深的精神感触,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科学、完整;能够减轻小学生的紧张感和压力,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克服心理压力;能够帮助教师更顺利地进行教学、渡过教学缓冲带,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进程。
二、营造小学语文课堂积极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的平等,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具有活泼的天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和重视。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激发自己的天性,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也会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在《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习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大胆思考,自己还有什么称量大象的好方法,这时学生会踊跃发言,课堂氛围将会很活跃。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鼓励学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困难问题要善于分析,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可以办成大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度了解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我们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这对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平等的沟通气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时代淘汰。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学习,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其间,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角色,和学生做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和教师打成一片,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专心听讲,转变其学习态度,推动语文课程的学习。
例如,进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时,为了拉近科技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教师可以将课文题目当成课堂讨论主题,询问学生身边的纳米技术都有哪些。
起初,学生可能无法放下戒备融入讨论,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生活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冬天人们为了保暖会穿羽绒服,那么,羽绒服都有什么面料的呀?”学生们就会积极发言:“有纳米面料的!我妈妈说这种面料不容易脏!”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出后续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使学生融入课程教学,后期的课堂讨论也会热烈而欢乐。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课后还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期待下次语文课的到来。
(三)善用情景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学生在课堂上意兴阑珊、学习欲望低迷,注意力分散,那么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匮乏,教学方法刻板,从而让课堂氛围低迷。于是,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则是教师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演绎某篇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说出课文中的语言。情景教学以趣味性和学生不拘一格的表演形式来增强课堂的气氛,也获得师生的欢迎。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运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演绎情景、代入自己、活跃气氛。课堂气氛的活跃也能让其他学生改善学习状态,从而加强对情景再现课文的印象。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就适合作为情景教学的材料。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同时,指示学生饰演对应的角色,分别是“熊哥哥”“熊弟弟”和“狐狸”三个角色。这种方式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在这些情绪的引导下,学生都会萌生要去表演课文中描写的角色的想法,也会与他人进行激烈的语言活动,学生的表情也会有丰富的变化,思维也非常活跃。在学生的带动下,课堂氛围会被振奋。在学生都踊跃参与的课堂氛围中,不论是亲自体验者还是被展示者,课文角色要表达的精髓都会被感知到。学生也会对课文加深自己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阅历都不丰富,对于很多教材内容很难在初次接触就能够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教师需要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使小学生能够在快乐、平静的氛围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方式。很多课文的内容都与实际生活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实例贴近生活,语文课堂氛围会轻松愉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创意性、现实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部世界,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际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扎实。以《春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色,春雨连绵,花草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万物复苏。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到课文中作者的意境,使小学生更好地联系理论与实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给其创设各类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建锋.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J].家长,2020(23):85-86.
[2]王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20(02):51.
[3]杨桂齐.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J].中华辞赋,2019(06):195-196.
[4]王亚莉.浅谈如何构建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J].读写算,2018(33):90.
[5]赵利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J].长江丛刊,2018(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