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松
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0
[摘 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作业在这中间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业”好像一直都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等大学科的一个专有现象,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对“作业”的感念一直都是模糊的,也是一直都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和执行起来的。现实教学中,有效的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不仅在教学中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还能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作业的完成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学科整合
一、信息技术作业布置现状的描述
信息技术的作业属于无纸化作业,现阶段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存在很多弊端:作业要求不高、作业完成率不高、教师检查不严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使教师、家长、学生都把信息技术作业当做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任务,同时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一)课堂作业过于简单?
根据书本中的课堂内容,教师操作演示后,学生的练习作业非常简单。
例如三年级——电脑的认识,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在普遍家里都有电脑的情况下,对电脑界面的认识他们很快就能完成,甚至书本中提到的屏保的设置等等知识内容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很快。结果教师在课堂中布置的作业就成了给学生一个回家玩电脑的借口,让学生产生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课的印象。
(二)课外作业过于开放?
有些教师,因为课内学生无法完成作品,因此叫学生课外完成,而很多学生课外完成的作品都比较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课外有充足的时间,但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这份作业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抄袭,或者由别人代做,这在作业检查的过程中很难反映出来。?
二、信息技术作业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服务”
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找对适合他们口味的作业形式,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成功,做到学以致用。而往往语数英等学科的作业布置通常采用的都是卷面试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题目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信息技术作业的布置可以具有整合性(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为各科进行服务。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发展快速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为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深化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些有整合性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应用巩固。
三、信息技术作业与各学科的多元化融合
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前提条件,只有从学生特点出发,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才能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效率。信息技术教学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都有对童话、游戏的爱好,因此在信息技术作业中,教师可以以童话故事为载体,设计成游戏化的活动,能够使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体验中,提高练习的兴趣,实现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培养。
(一)好玩的作业,才是我想要的
例1:在教学三年级学生认识画图软件的时候,信息技术老师就可以结合三年级数学当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来布置作业——运用画图软件画出一个笑脸。
“画图”是低年级学生所喜爱的软件形式,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应用在学生初学“画图”软件时,可以让学生熟悉画图软的操作。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作业,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可不少,这里面要用到“矩形选定工具” “移动”“透明处理”与“不透明处理”等旧知识,还要用到“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复制”“粘贴”等新知识。“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在“画图”的工具箱中就有,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并加以运用。但问题也就出现了,半张笑脸怎么在电脑中进行对折呢?那可怎么办呢?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时候一下子集中到了这个问题上来。此时,教师教导的旋转问题就有了用武之地,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画图”“剪切”等知识也就被学生牢牢地掌握了,并了解Shift键在画几何图形时的辅助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得到初步锻炼。并且在运用画图软件完成作业,认识和熟悉画图软件的同时,更加直观和形象生动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了解和熟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按照对称轴对折完全重合的图形。对于这类练习,教师可以寻找更多有教育意义的图片,稍做修改,就可以用于学生的练习了。
(二)即动手又动脑的作业,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1:创作任务。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结合ppt教学中的 “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要求学生以接编故事的形式,创作两幅幻灯片,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在交流时简要说说创作的思路。设置动画效果是 PowerPoint中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例中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课堂练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操作练习隐藏在创作中。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内容,而且还对作品进行了交流叙述,从而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即动手又动脑的作业学生很乐意接受,学生在操作探究中更加兴趣盎然,收获颇多。
(三)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后
很多知识我们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有些能力,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中训练起来。但信息技术的作业可以把学生的小组合作形式延伸到课外,给孩子们更多的额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例1: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集体感是需要通过很多的活动来培养的,对班级的认识和对同学的认同可以通过制作ppt的作业来培养。要求学生对素材进行搜集、整理,我们设计什么样主题的ppt,我们搜集的素材要针对我们的ppt主题。这就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我们的班级》ppt设计,学生的作业就是素材的准备。他们要对班级内的人、事,进行筛选,然后获得相应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处理。有的要信息的声音、有的要文字、还有的要图片、视频。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学会了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水平有了提高,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感。
学生面对的学科不只是信息技术这一门,还有很多学科需要学习,大量的纸质类的作业让学生感到头疼和厌烦。所以说,信息技术课程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要进行创新和发展,可以采取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进行融合,以创新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愿意完成这样的作业。作业设计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所以说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合理地设计和安排作业,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为其他学科进行服务的。我们在学习中要针对学校教学方式,以及所学学科之间的关系,来布置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阶段的作业。优化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校高效课堂的进行,是对高效课堂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勇,基于Blog技术的信息技术作业管理系统的创建及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3(5).
[2]梁君利,叶明贤.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2).
[3]朱钧.例谈小学信息技术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
[4 ]靳瑞芳. 从作业入手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J.] 学周刊.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