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园园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燎原小学 32501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一切用成绩说话”的培养方式更是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中,增加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是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作为学习基础也是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师除了要时刻提高自己新知识储备,还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品德修养,真正的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方式
【前言】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认识世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和培养。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共情能力。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接受能力,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品德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面对新时期的学生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于高素养人才的要求。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和小孩子天性好动,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带来一些难度。同时小学生的心还不是很成熟,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外,还应该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价值观和品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正确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也是重要的学科,不单只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了解世界,更是需要用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品德、人生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教师用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人生的美好,重视亲友之间的情感,有感恩之心;有强大的内心,敢于直面困难,化压力为动力等等,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深挖才教材内容,拓展德育教育
其实在新教材中,就有很多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文章。需要教师重视和深挖教材背后的意义,从文章中汲取德育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发现、体会、学习,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来感染学生,带领学生更好的融入教材人物的情感之中。教师通过实践互动,将实际生活和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德育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把握方向、思想不偏离正确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学习文章中的德育知识,丰富自己的德育素养。
例如,在课文《升国旗》中,文章反复提到的“五星红旗”就是这篇课文中最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包含着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美好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介绍五星红旗的意义,旗面的红色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先烈们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做出的牺牲,五颗五角星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的精神。通过对课文背后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国旗重要的民族意义,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将爱国精神渗入其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也使得学生以后更加热爱祖国、爱护五星红旗。
2、活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效果
小学生正是天性贪玩的年纪,虽然对身边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但因为年龄的原因,很难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各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教材中的文字,用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性,更加认真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通过视、听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或者是将教师自己对于生活感悟,以及对于德育教育的感受融入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体会情感的变化,将自己代入到故事的主人公,加深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题,让学生从感性转回理性,提高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文章《妈妈睡了》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将教材上的“妈妈”变成动画,形象的展现“妈妈”的形象和睡觉的样子,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教师在德育上和学生产生共鸣,鼓励学生也回想一下妈妈平时对自己的爱,平时怎样哄自己睡觉,自己有没有看过妈妈睡着的样子,有没有体会妈妈的辛苦等,让学生怀有感恩之心,回报父母养育自己的恩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教育,不能只看到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综合教育。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强调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同时也是了解社会、人际交流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跟注重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培养,引导学生阳光、自信、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玲.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87.
[2]苗雨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58-59.
[3]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