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兴锋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好语文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前提条件,语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李兴锋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沙乡山洲村小学  533203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好语文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前提条件,语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进行创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活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积极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工具性和生活性特征的课程,课本教材中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再现。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情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氛围的营造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意义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比如生字、生词、文言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厌学和畏难情绪,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内容,教师往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强化训练,而教学的效果往往也不能尽如人意。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领悟和吸收能力进一步增强,这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来看,由于语文教学大多是通过课文和教材来实现的,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需要兼顾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将学生们引入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和环境之中,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模式,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这也非常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在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上,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教学手段本身是一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加强交流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真正应用情况中可以发现,虽然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但是实际上,学生受到了严肃刻板的课堂氛围的影响,导致学生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一点并不符合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求。想要有效地发挥出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价值,就必须要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都能够积极跃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会举手发言的都是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敢回答,而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应用意义有所缺失。与此同时,在日常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将应试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会严重背离语文课程教学的初衷。应试化的语文课程教学将充满生活色彩的语文变成了枯燥的语文技艺和知识点背诵,不仅使语文教育丧失了本真的生活化品质与价值,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发生了分离,不再具有语文学科原有的魅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
        (一)要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测验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效,但是灵活性和时效性不足。

对此,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进而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奖励,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二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们尝试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可以强化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
        (二)以课堂互动,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活泼好动,且对什么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使教师无法有效把控课堂秩序,但这也是教学的另一个优势,语文教师则可通过该点,充分激发小学生在具体学习时的主动性,并营造浓厚、热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互动实现高效学习。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对话互动的形式,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布置任务、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实现高效性学习。例如,对《一起做游戏》实施教学时,语文教师可运用小学生所熟悉的游戏——老鹰捉小鸡,为小学生营造出欢乐且愉悦的课堂氛围,并提问学生是否玩过相似的游戏,如贴鼻子、丢手绢等,以此对小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力进行锻炼。通过问答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的学习中,而且还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从而使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并充分体验到语文知识所带来的魅力与乐趣。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学不再是传统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觉得乏味、枯燥,而是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促使师生可以处于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积极习,并使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的平等,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具有活泼的天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和重视。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激发自己的天性,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也会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例如,在《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习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大胆思考,自己还有什么称量大象的好方法,这时学生会踊跃发言,课堂氛围将会很活跃。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鼓励学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困难问题要善于分析,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可以办成大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度了解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我们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这对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设计互动环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适当还要对学生积极进行引导,进而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化,促使教学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洪洋.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课堂氛围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37.
[2]马良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求知导刊,2019(49):37-38.
[3]石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J].家长,2019(30):165.
[4]徐艳.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的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5.
[5]杨桂齐.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J].中华辞赋,2019(06):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