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莉
荆门市楚天学校
摘 要: 教学留白是一种艺术,让语文课堂适时留白,让学生静思默想,给学生营造一个品味、回味、想象、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让语文课文的留白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培养了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的能力。教师有意识地留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给学生思考、感悟、探究、发现的时间,让学生空白处空间墨色,于虚无出悟出丰富,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留白 语文 教学
留白是指绘画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留白在绘画上就是一种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艺术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运用留白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自学环节的留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的目的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唯恐学生知识点学漏了,大包大揽,以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学习,会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不能理解,这种传统的做法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因此,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大胆留白,让学生有时间去学习、去思考。
在学生自主预习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引导学会质疑,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研究文本、挖掘问题,深入分析,学生才会真正去参与课堂的研讨。在组织学生小组互学过程,教师适时给予提示、点拔、指导,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这样留白的合理运用,会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思考环节的留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再则语文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展现,不能一味注重教学结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思考留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和有所创造,而不是全盘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重视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静思默想,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然后再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结合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文章的内容在脑海里变得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画面感,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让语文课文的留白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培养了学生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的能力。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给学生创设自由的讨论、交流的舞台,充分相信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使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获取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让留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阅读环节的留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学生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应该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学,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留白,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入境入情入心,丰富学生的情感感受。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所占的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先朗读,不要主观性地去指导。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的,特别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情感的感受与体会都会在朗读中体会出来,是不需要他人的情绪或者是主观的感受来影响的,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理解文本。
解析品味语言时也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适当的留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回味和理解,对文章进行思考,让学生与文章内容对话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作业环节的留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后作业是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留白艺术进行课后作业设计,在设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让语文课丰富,灵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是预习新知,可以阅读训练,可以是巩固提升。预习新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圈点勾画,让学生凭借教材中的导读、预习、思考、练习,学会圈点勾画,查阅资料,画思维导图,有目的地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抓重点、学会做笔记、学会解读文本。阅读训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讲、演、赛、辩等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参与、自己设计、自己辩论,从而内化语文知识,提高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丰富知识结构。巩固提升,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分析、归纳,把复习训练变成学生自我学习、发现、探究、思考、总结的殿堂;让他们张开思维和想象的双翼,获取文章信息,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分析能力,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创新性学习的主人。
五、留出评价的空白,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所谓正确的标准的答案来取代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留下一幅简单的图画,让学生可以自由涂鸦的“空白”,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精心留出的“空白”中充分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将自己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留出评价的空白,对有些问题不必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踊跃地尝试。
当学生的整个身心投入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时,教师应适当地留出评价的空白,审慎地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还给学生,比如对提问的评议、作文的评阅等,都可以让学生来平等地参与,这样经过学生之间的感受、认识和体验相互碰撞,造性思维也就更加活跃。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正确地运用“留白”艺术,不仅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语文教材、教学中的空白内容,也能体会到自我参与、自我实践、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满足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留白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培养。
参考文献
[1]杜卫 主编 《美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建先 《陈建光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