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王天勇
[导读] 在我国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之下,对于审美教育也有了更新的阐述和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双向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王天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14400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之下,对于审美教育也有了更新的阐述和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双向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教育中体现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个性化体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作为体现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体现
1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
1.1 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其中所涉及到的著作、文学作品等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理念,老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应该将高中语文学科作为其教学的良好载体。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审美理念,完善自身人格品质,对于事物有着更加新颖的见解和认知。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1.2 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
        高中语文学科既具有教学的工具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以及知识技能,且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理念。正是因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性,也就促使了审美教育在其中的良好渗透。高中语文教学体系本身就较为生动丰富,在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很多丰富的美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美学体系。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将高中语文学科作为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实现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促进语文学科的美育教育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1.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如今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培养模式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认知审美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审美需求比较强烈,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对尚小,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导致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可能不会意识到真正的美,影响到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文明良好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开展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塑造学生具有良好的德育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需要。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2.1优化学生思维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美:
        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教学背景之下,老师普遍都处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之下,所开展的教育方法过于落后,教学理念也亟待优化。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传递审美教育观念,老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多学习一些文学作品。而且老师也可以多开展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比如文学作品的续写或者是自身感受分享等教学活动,在学完文学作品之后,留有一篇空白的篇幅,让学生自行填写或者是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高中生由于年龄特征以及其思想特征,普遍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思想,所以对于文章可能也会有自身独特的认识和解读。这时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完善观点,并不是帮助学生去想、去做,不能剥夺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动性。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积极鼓励学生对于文章进行解读。

在学过的文章上也能有自己清楚的见解和认知,避免出现学完就忘,囫囵吞枣学一篇课文的情况。
2.2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并发挥出其优势:
        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在广泛的深入,而教育领域作为重要的基础改革事业,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伴随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家家户户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或者是电脑,这也导致学生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对于纸质材料的文字阅读兴趣和水平也大大的下降。伴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大幅度侵袭,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喜好,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制作成视频等,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之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加真切的情感反馈。比如老师在进行课文《荷塘月色》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于荷塘月色有着更加真切的体验,那么老师就可以在网上查询《荷塘月色》这首歌曲,利用班级的多媒体平台给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静心聆听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这些歌词也能够加强对于荷塘月色的理解,对荷塘月色内部的景物有一个短浅的认识,并在脑海中有一个良好的想象。然后老师可以继续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展一些拓展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歌曲的一些意愿来用笔画出自己心目中“荷塘月色”的景色。然后选取一些作品,利用多媒体屏幕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内心的审美意识。
2.3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优美的交流语言:
        高中生由于课业压力比较大,学习比较繁多复杂,所以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都比较庞大,所以导致就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还有语文学科的内容普遍单调烦躁,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兴趣都比较低,也不愿意学习语文,认为这一学科比较枯燥。但是语文学科是传递审美教育的良好载体,所以老师应该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并引导学生能够重新提起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不要丧失对语文学科学习的信心。开展审美教育,不仅老师应该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应该在自身方面做出改变,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真正能够给学生打一个良好的榜样,展现出自身立德树人的良好作用,在同学的面前,有一个良好的师者风范。同时老师在上课中也要注意一定要使用一些优美的语言,不要对于学生口吐芬芳或者是出言不逊等,这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会对于学生美育方面产生不好的影响,让他们在高中阶段接受不够良好的文化。即便学生有做错的地方,老师也应该更多的是给予他们鼓励,而并不是破口大骂或者是用一些不好的语言重伤学生等。此外,老师在上课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提前进行备课,从而在上课中能给学生们展示良好的知识素养,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好,在老师身上学习一些美的元素,真正体会到美的观念与价值所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更好的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具体情感。并做到立足学习的根本。总而言之,将审美教育充分贯穿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从而有效帮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获得美的体验和感悟,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滋养学生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白忠明,潘忠.试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2016(05).
[2]陈志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找准高中语文教学方向[J].中学课程资源,2019(01).
[3]许力.领悟文本内涵 追求审美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J].语文知识,2017(17).
[4]黄雪艳.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