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萍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田厝小学363504
摘要:语文是贯穿学生小学生涯的主要学科,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其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和写作,不仅可以丰富语言文化,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核心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新课改后,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帮助其培养核心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合理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也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要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思维。
一、重视阅读方法及技巧的传授
知识的积累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以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是重视学生对题目的完成情况,却忽视了传授其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教导学生如何分类,并讲解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其更快的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同时,在阅读文章后,教师还要教授其分析、解答题目的技巧,并让其自行练习,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维,让其了解分析文章的方法及技巧。如在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课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句子,可以了解到学校中的学生来自多民族,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爱。之后还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中的‘大家’指的是谁?阅读后有什么体会?”学生再次阅读后,可以更好的总结文章主题,感受其中赞美和自豪之情,这对提高其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往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课上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专心阅读,这是因为文字中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果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无法体会到文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承担起监督者的责任,通过观察其神情和动作来判断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将优美的句子或是想法记录下来,教师要鼓励其课后与同学分享,并谈谈自己的心得[2]。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一课时,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在解读文章时会遇到较多的疑惑,在新课导入时应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并提出问题,“图中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这里会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小朋友是司马光呢?”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阅读课文。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行查阅文中的陌生字词含义,这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其更好的了解课文大意。
三、通过阅读教学感受文化的熏陶
在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多是将教材或是练习册中的文章作为重点讲解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随着新课改后对学生阅读要求的提高,拓展学生阅读面,促进其综合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并利用其中蕴涵的道理或是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合理开展阅读教学对培养其文化素养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类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3]。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这不仅可以创设紧张的气氛,还可以将课文中重要的词句用明显的记号标记出来,通过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学生更能体会到白求恩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同时,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面,并对白求恩医生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还应在网络上搜索其他描写白求恩医生的文章,通过分析多篇文章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让其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了解其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含义。教师利用这种方法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利用阅读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师想要利用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培养其感悟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是最适合这一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其中有很多文章或古诗描述的是关于祖国山川等美景。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深入剖析,着重向学生传递语言、意境等方面的魅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举例来说,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文章中着重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以及丰富的物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大意,并抓住作者对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同时,这篇文章中有着大量关于景色描写的句子,且展示了其生机勃勃的美,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小兴安岭的四季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诱人,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小兴安岭的四季美在哪里吧!读完文章后要将每个季节介绍了哪些景物?景物有哪些特点?都用笔标注出来,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画出来!”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边读边想象的方式,能够让其更好的感受到作者词句中的优美意境,对提高感悟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培养这一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承担起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提高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4:100-103.
[2]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94-96.
[3]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