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黎
永康市实验学校
课前所思
乘法口诀表起源于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一书中就已经出现。乘法口诀的出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乘法口诀能朗朗上口,小学生很容易熟练地记忆,从而能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我设计了一节课---《乘法口诀的复习与整理》,希望乘法口诀更加深入人心。
课堂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乘法口决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关系和意义 ,重构乘法口诀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乘法乐园这个主题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探索乘法口诀的规律,重构乘法口诀的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探索和拓展乘法口诀的知识。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特殊的游乐园——“乘法游乐园”玩一玩,想去吗?那让我们出发吧!(出示城堡图片)
师:打开这个漂亮的乘法大门,必须先找到一把金钥匙。找到乘法口诀的奥秘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你们有信心找到它吗?(有)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把金钥匙吧!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参观乘法游乐园,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探索乘法口诀表规律
师:想想我们学过了几到几的乘法口诀?(1-9乘法口诀)出示乘法口诀表,一共有几句乘法口诀呀?(九九八十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的口诀有9句,二的口诀有9句……九的口诀有9句,合起来是81句。
师小结:1-9每个数都有9句口诀,有9个9,就是九九八十一句。
生: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会怎么观察?
(1)从左往右横着看:一的口诀,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也依次增加1;二的口诀,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就依次增加2;……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是几的乘法口诀,它的积就依次增加几。(板书)
师:竖着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2)从上往下竖着看,一的口诀,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也依次增加1;二的口诀,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就依次增加2;……是几的乘法口诀,它的积就依次增加几。
(3)从左上角往右下角斜着看,两个乘数都依次增加1,乘数相同的数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诀的整理和寻找口诀的规律,是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获得较系统的乘法口诀的知识结构,以“点”呈现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进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变得清晰,也能促进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4)其他斜线也存在这样的奥秘吗?(不是),中间这条斜线最特殊。那来看看这条线的两边有什么奥秘吗?
生:左下部分和右上部分对比看,有两句相同的口诀(口诀双胞胎)。
师小结:通过观察发现,左下部分和右上部分的口诀是一样的,所以只要记住这半边的口诀就可以了。
师:原来我们一共有81句口诀,把相同的口诀去掉,现在还剩下多少句口诀??
(1)谁能列出算式?????1+2+3+4+5+6+7+8+9=??
(2)谁能快速算出结果?
(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快速得出结果的)
生:1+9=10,2+8=10,3+7=10,4+6=10,5,40+5=45
生:1+8=9,2+7=9,3+6=9,4+5=9,9,5×9=45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乘法口诀这么多的奥秘,太了不起了。
(设计意图:教材课时教学中是采用“大九九”的形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平时我们的乘法口诀表采用的是“小九九”的形式。这里设计了找“口诀双胞胎”活动,通过中间的斜线,找左右两边相同的乘法口诀,同一句口诀可以表示两种意义,所以可以舍去期中一句相同的口诀。从而把“大九九”过渡的“小九九”,更加便于学生的记忆。 本环节还巧妙的利用算有几句口诀?发展学生的思维,呈现了算法多样化,凑十法,凑九法利用9的口诀快速算出答案。
)
2.拓展乘法口诀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9以上的乘法口诀呢?你们有这样的疑问吗?(有)那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来研究下吧。
师:最大的一句口诀是哪一句?(九九八十一)可以用来计算那道乘法算式?
生:表示9个9相加,可以用来计算9×9这个算式。
课件出示:动脑筋,12×9=?
师:你能解决吗?老师带来一个好帮手,点子图来帮忙。
师:点子图每行有几个(9个),有几行?(12行)表示12个9,12个9可以怎么拆分呢?
生:拆分成几个9和几个9
师:先把点子图分成两部分圈一圈,再根据点子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 12×9=9×9+3×9(12个9拆分成9个9和3个9,9×9=81,口诀九九八十一,9×3=27,口诀三九二十七,再相加81+27=108,
(2)12×9=8×9+4×9,12×9=7×9+5×9,12×9=6×9+6×9。
(3)12×9=10×9+2×9,
师:总之,两个方框里的数的和是12,也就是把12个9拆分成几个9加几个9。
师:同学们,看来这道题的方法有很多,把我们没有学过的乘法算式分成我们学过的,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本领。
师:你们现在知道乘法口诀为什么只到9了吗?
生:学会9以内的乘法口诀,9以上的都可以拆分成9以内的去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学完口诀后心里会有一个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只学习1-9的乘法口诀呢?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讨论思考,会明白原因:后续的都可以拆分为1-9的乘法口诀,从中渗透了数学转化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学习。)
三、巧设游戏,启迪思维
1.马戏团表演
师:小火车到站了,我们来到了马戏团门口,想不想进去看表演?(想)看看怎样买票省钱,从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小丑:票价一律6元,②小丑:成人票8元,儿童票4元
想一想,你和爸爸妈妈去看,找谁买票省钱?把序号填在( )里。
小结:通过比较发现,找①小丑比较省钱。
师:买完了票,我们一起来欣赏精彩的杂技表演吧。
2.烟花表演
师:看完了杂技表演,还有灿烂的烟花表演。每两个烟花之间都相隔5米,从第1个烟花到第5个烟花一共有多少米?
小结:5个烟花有4个间隔,也就是4个5米,4×5=20,一共有20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玩“乘法口诀乐园”,把练习和游玩项目有机融合,激发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就巩固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收获?可见,生活中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课后找找生活中能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的例子。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让孩子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和反思,并延伸拓展到课外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五: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的复习
3个7 7+7+7=21 3×7=21 三七二十一
7个3 3+3+3+3+3+3+3=21 7×3=21
课后有感
在“乘法口诀教学”中,我们“不变”的是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经验,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入手进行有效教学;又要寻求一个“变”字,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的上,增加有价值,有营养的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命成长,重视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及数学思想的渗透。所以我们老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课堂教学能力不仅仅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也要努力让孩子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道路上走上“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