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   刘丹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落实,社会各界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对其身心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刘丹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落实,社会各界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对其身心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才刚接触系统化教学的小学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其意志品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主要的分析和论述对象,重点讨论了小学生在当下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意志品质培养,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途径
        引言:意志是人类具备的美好品质,但这种品质需要后天合理的引导和培养。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溺爱,在品质培养上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培养刻不容缓。而体育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其在教学中有着更加形象、直接、手段多样化等特点,有着更多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马儿只有看到鲜嫩的青草,才会奋力奔跑;机器只有提供动力,才会不断的运转。同样,想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就要先让其对运动充满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且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对体育课存在一定的偏见,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放弃对体育的抵触心理,并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其在课上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适当的放松[1]。举例来说,在学习《跑和游戏单元》时,教师会介绍长跑、接力跑等多种运用技能,但其中长跑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项目,对其排斥性较大。但从身体素质上来考虑,长跑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学生耐力及坚持力,对培养其意志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前教师要先对学生做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意义及好处。在正式授课前先组织学生玩“大网捕鱼”的游戏,先让队伍成四列横队,之后自由三开,渔网尽量不要断开,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起跑姿势。
        二、利用挫折教育来锻炼学生的勇气
        小学是教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在未来还会经历形形色色的考验,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在遇到挫折后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挫折,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小障碍。这不仅可以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动脑能力和团队意识。只有经历适当的挫折,才会有勇气迎接美好的未来[2]。举例来说,在学习《跳跃和游戏单元》时,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跳跃的方法,而“跳房子”是一种知名度较高的游戏,只不过“房子”的形状和数量有所变动罢了,不仅规则简单而且轻松、有趣,深受学生的青睐。但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对游戏规则进行改动,并设置一些障碍增加难度,如“跳立体的房子”就在普通游戏版本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在跳房子的同时记忆一些数字,通过创新来锻炼学生面对苦难的勇气。


        三、利用名人事迹或真人真事树立榜样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英雄和榜样都有一种莫名的敬仰,其本身的模仿性也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利用名人事迹或是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来为其树立一个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且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塑性也较强,合理的引导更有利于帮助其培养意志品质[3]。举例来说,在学习《投掷与游戏单元》时,教师多会教导学生掌握实心球的投掷方法及技巧,在这一过程其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力量,还要有较强的耐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少学生会因怕苦怕累而产生排斥心理,这时教师应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班级同学。如在课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2006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赛场中的视频片段,中国选手张丹在试图完成高难度动作时,重重的摔在了冰面上,导致膝关节严重受伤。但为了荣誉,也为了不断超越自己,在比赛中断几分钟后重新上场,与搭档张昊出色的完成了后续的动作,并拿到了银牌,类似的真实事迹数不胜数,凸显了运动健儿身上的美好品质。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利用,鼓励学生努力征服自我,并在体育锻炼中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四、深挖体育科目中蕴涵的人文知识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尽情挥洒汗水就可以,不需要动脑思考,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要知道,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运动项目的动作及技巧,还要感受体育本身蕴涵的人文知识。体育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要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让其了解体育真正的内涵。像体育健儿之所以可以受到国人的尊重不仅仅是因为替国家获得了荣耀,更重要的是在锻炼中不断克服困难,在遇到危险或是挫折时有一种敢于超越自己的精神。举例来说,在学习《武术与游戏单元》时,武术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其中体现了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理、技术与道德的和谐统一,教师在教学时要深挖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知识。武术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衍生出了“精忠报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和思想观念,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教材合理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帮助其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武术文化中蕴藏的深层武术精神。在课上学习武术过程中会比较枯燥、乏味,但对锻炼学生的强身健体,提高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形象、直接、内容丰富等特点,也成为了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内容,将过去形式单一的课堂内容进行创新,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利用挫折和困难来磨练其勇气和意志,最后为其树立榜样。久而久之,自然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帮助其养成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何茵.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56+158.
[2]姚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初探[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17.
[3]吴小明.简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20,0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