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写作课程实战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妮
[导读] 本文将从写作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和教员自身分析,探究写作课程实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军队人才培养需要和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
        陈妮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  300161)

        摘要:当前本科学历教育阶段军事写作课程教学与部队实际需求及军队现代化建设还不很适应,本文将从写作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和教员自身分析,探究写作课程实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军队人才培养需要和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
关键词:军校;写作课程;实战化

        军校是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然而当前军校培养的人才有的还落后于部队的实际需求,很多军校的装备和教学理念并不是最新的,学员毕业后达到部队还需要回炉重塑,基层和军校仍存在培养脱节、上岗不能胜任的问题。不少学员反映,在担任连队主官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需要公文写作能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总结、计划、调研报告,机关中公文写作、大材料的撰写更是常见,但是因为写作技巧不够娴熟,对写作架构不够了解,加上阅读知识储备不足,很多时候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学员军事技能不如基层官兵,理论知识又不够扎实,这对基层管理又是不小的阻碍。
        因此,军校的写作课程教学要适应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以部队的需求调控教学的目标,有预见性地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科学应变各种现代战争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培养未来战场上能写能讲的带兵人和指挥员。为提高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本科学历教育阶段军事写作课程实战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军校写作课课程定位
        针对军校学员第一任职中写作能力欠缺的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普遍开设了写作课程,并作为基础必修课程列为了重点科目。因为开设时间较短,在军队改革大背景下对基础课程的定位还有待探索,写作课程作为基础性通识课程,对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周期,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的写作课教学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内容集中在军队机关公文的写法、格式这几章节,更侧重于理论,学生实践和表达机会较少,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强、讲授方式机械化等公共课弊病,另一方面高校大多以应用文写作为写作课的切入点,使写作课局限于对公文写作进行讲授。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限。要使写作课真正发挥作用,使学生有所受益,首先需要明确军校开设写作课程的定位是什么。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曾说到:“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将来才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面对全军科学文化课统考的大环境,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写作课密不可分的是大学语文诗词课程,大量的语言库资料学习能够拓展学员的阅读空间,提升学员的审美意识,在传统的诗词歌赋中体会军旅情怀、筑牢思想根基。在这种积淀下,学生的审美意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为写作课程的开设奠定了一定的额基础。但是基于军校这一大环境,写作课程和地方大学的开设需要区分开来,这就要求面向国家和部队实际开设写作课程,但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而言:通过课程学习,熟悉军事应用写作的一般知识和方法、技巧,把提高军事应用文写作深层核心能力即文章思维能力作为目标,适应本科各专业人才岗位任职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实行全程培养,使学员初步具有军事应用写作的能力。贴近部队建设与作战需求,贴近新型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贴近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使学员既具有军事应用基本写作能力,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持续生长的空间。只有明确课程定位,树立结果导向,了解学员学习完课程以后能够获得什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在第一任职环境中处理问题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不断优化学员在写作课程练习的整体素质,才能为初级军官向上进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实战化教学的内容体系
        写作课程实战化转型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学内容要适应新的作战理念要求,牢固树立“为战育人”“以战领教”的理念。
        首先,对接当前战争需求,突出实战化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教材作为支撑。教材是教学之根本,是教学的保障。写作教材实战化听起来和战争相距甚远,但是可以根据战争的形势为学生展示一些实例,通过列举写文章赢得战争的一些实例讲述写作的重要性,通过讲述基层部队写作的适用范围,为学员提前熟悉部队打下基础,一部好的教材不仅仅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做支撑,还要相应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前瞻性,不仅能指引教员盘活知识,还能让学员在学校就能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军队院校教员要经常参与部队实际调研,结合当前军队院校“双重”建设要求,对准世界一流的军事院校目标,编写具有“以战育人”理念的教材,并开设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训练等项目,提升学员的思辨能力和基础素质,为实战化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写作课程要围绕“理论教学 + 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以学员未来岗位任职需求为着力点,对其进行模拟任职培训,让学员提前了解岗位需求。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活动,为学员预设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公文文种阶段,提前设定工作中的问题,让学员先分组讨论,探讨出需要使用什么文种和该文种的写作模式,将构思写作的整体过程划分成初步讨论、集中探讨、自己写作三个阶段,制定与大纲学习内容相对应的量化评价考核标准,切实提高学员写作的思维水平和运用能力。
        三、练好过硬本领聚焦使命任务
        作为军校教员,缺乏对部队的了解,使得我们在教学中存在底气不足、信心缺乏的问题,课程实战化就需要教员在使命和信念上下足功夫,围绕战斗力生成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部队的日常训练都是围绕战斗力生成进行的,部队始终在为战斗力倍增而练,所做的工作都是练为战、训为战、当兵也为战。教员只有知战晓战,才能做到为战教战。
        将练兵备战融入教学和日常。练兵备战首先是要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政治意识。弄清楚部队里最渴望的理论需求,以及怎样和部队实际情况无缝衔接等问题,是摆在军校教员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坚持教为战、研为战的教学理念才能教出符合部队需求的新型军事人才。最重要的是做好理论牵引,紧跟时代行业领域发展的前沿,确保向时代、向国家前沿看齐。其次是要了解部队,一切出发点都是围绕部队实际问题展开,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其关键的教学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军事训练大纲按纲施训,紧跟现代战争的要求,加强和部队对接,使教学内容、科研课题都紧紧围绕部队的使命任务展开。突出打赢的本领,将新理念、新方法有效地传达给学员,教会学员科学训练的方法。任何一个教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走上讲堂那刻起,就应持续提醒自己不能误人子弟,需要对学员负责任,努力让学员在部队成长成才。
        结语
习主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中指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工作,扎实做好随时打仗的充分准备,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有效应对,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部队是一个大的练兵场,需要学员毕业即上岗。在学院历练的过程中,要教会学员树立带兵意识,加强实战化写作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以更好适应未来部队岗位变化与任职能力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2] 何定养;?郭军;崔崇立;李昊. 新形势下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J]. 科技视界,2019(06)
[3]王群. 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 [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4] 武从猛;张雷;贾辉锋. 新形势下院校军事基础课程实战化教学训练探析 [J]. 军事体育学报,2017(02)
作者简介:陈妮(1991—),女,汉族,湖北人,助教,硕士, 主要从事人文教育,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市河东区,30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