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洋
江苏省滨海中学 224500
摘要: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关键字:合作学习,课堂活动,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学习缺乏特定的语境,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便是英语课堂。英语每天仅有一课时,一周短短的五节课,在加上现行的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开口说英语。
2、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传统的被动式或者填鸭式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课堂学习沉闷、机械,学生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乏自主性、参与性,课堂学习效率很低。
3、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上课的口头问答,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平时学校组织的考试。对于平时学生学习内容的检查也受制于时间,精力,很难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全面的及时的检查。
4、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很轻松,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很吃力,这里面有学生理解上的问题,也有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问题,还有就是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清楚: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课本中有很多话题,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创设情景的机会。
2、有利于以优带差,体验成功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激情。合作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把优生和后进生穿插安排在一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展开小组学习时,优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小老师,他们耐心地教组员单词的发音,或教组员读句子,不厌其烦解答其他组员的疑问,在当中,他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这些小老师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为教师减轻了负担。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然后去记忆、背诵,这种教学令学生感到厌烦。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同时,课堂讨论是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展开课堂讨论交流,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发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要求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从课堂内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模式到课堂外小组共同研究的课题,学生们都需要通过小组集体的智慧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课题,成员间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中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评价时,有意识强化小组群体的表现,弱化个体效应,每个成员都会不自觉地将小组的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紧密相连,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每位学生切实体会到“小组荣,我就快乐”,从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具体的实践操作
1、班级分组
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一般把学生按照座位分成两人一组做pair work或者四人一组做group work。
2、明确任务
两人一组主要用于对话,单词,精彩句子,段落背诵,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复习检查。两人互相督促,相互提高,并且把检查的结果公布出,这样促进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班级学习英语的氛围明显提高。检查结果分为A (好),B (一般),C (不及格)。
四人组活动时,确定四个角色:组织者(本组开展活动的核心人物),记录员(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材料员(收集本组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发言员(作为本组的发言人,活动结束时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每次活动时,角色可以互换,这样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经验和成就感。为了使各组能够顺利地进行活动,分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别、能力、学业水平、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各种因素,如果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四人小组活动主要用于上课讨论,课后话题内容的积累。
3、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合作学习采用的是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个人评价主要的是采用自己的合作对象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
(2)小组评价主要的是靠老师和课代表对这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加以评价,可以使打打分数,也可以是评定等级,一个月进行总结一次,表扬先进的,激励后进的,落后的小组可以唱歌进行惩罚。
五、结束语
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地学习、探究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快乐地竞争。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它还存在着其它很多问题,比方说如何进行多角度思维,优化改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等,这一些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郑士强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7
2.徐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
3.官步芳、卢焕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4.杨朝青.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山教育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