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飞飞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事业迎来了一股创新改革的热潮,在新课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传统的课堂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陈飞飞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   北京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事业迎来了一股创新改革的热潮,在新课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传统的课堂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当前大多小学英语教师都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有效适应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导致其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有效措施
1 引言
        教师在面对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尚未成熟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案。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结合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年龄特征,制订最适宜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值得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2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进行系统化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发现,部分小学英语课堂呈现出“你说我听”的教学状态。部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部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机会,而教师的单方面知识传授则充斥着整堂英语课,以致于学生只能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除此以外,根据研究显示,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其教学内容过于依赖固有的英语教材,因而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也都围绕着已有的英语教材内容展开,使得教学内容逐渐趋向僵化。不仅缺乏创新性和时新性,而且也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造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3 改善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策略
        3.1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相关研究者指出,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探究兴趣后就能调动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但英语教师不能直接运用语言告知学生,而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意识的同时体验英语学科魅力。生活情境即以生活化方式为学生呈现英语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知识就在身边,并运用英语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通过生活情境可以紧贴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实例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枯燥的英语知识生动直观化,最重要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英语学科提到的学以致用学习目的。以unit1《hello》一课为例,该章节教学难点即让学生读出各个单词,重点记忆I’m和name两个词汇发音,还要理解Iam=I’m。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单词或简单的英语词汇,如卡拉ok、AD钙奶、kfc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在生活中的作用,消除学生对除汉语之外语言的畏惧感和陌生感。再为学生播放动画片中相互打招呼的片段,让学生观察片段中有几个人,分别叫什么名字以及干什么等。借助视频片段呈现英语词汇,再基于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3.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双方的思想情感交流
        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关系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可以说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忽视对学生感情的投入,只有真心诚意的付出才可能收获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依旧以“Teachers'Day”这一单元进行举例,假如教师从一开始就只是把教学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没有真心地喜欢这一份职业,真心地喜欢这一群纯真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一要求的话,那么在“Teachers'Day”这一单元的讲解过程,就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对于教师并没有真情实感,很难真正理解“Teachers'Day”的含义。教师没有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工作上的联系,并没有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会导致部分学生抗拒教师的教学和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既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
        3.3 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
        开展英语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英语的乐趣,并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灵活开展英语交流party、英语演讲比赛、学唱英文歌曲、阅读英文小故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有效训练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如指导学生组织一个英文交流party时,可让学生在活动前自主选择交流的主题,并自由选择交流与沟通的小伙伴,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自主交流和集体交流。整个英文交流party中,学生会自由地动口说英语、积极动脑思考、倾听他人发言,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英语写下来,然后再组织开展活动体验及感受交流分享,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乐趣,直观体验到英语的用途,还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实践运用能力提升。
        3.4 加强口语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其课程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目前一些英语教师忽视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练习机会和平台,导致许多学生都不具备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口语教学,进而帮助学生在和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Unit1“How can I get there?”一单元时,就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语言情境,通过小组对话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有关于问路、以及表达场所位置的相关句式和词汇。
4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重视开展多种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俊梅.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9):99-106.
[2] 朱少华.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素养的养成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7):230-231.
[3] 张晓霞.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9(02):27-29.
[4] 任安琪.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5] 王雪琴.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现状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9(37):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