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恒
禹城市伦镇中学 25121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教育行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大教育模式的创新力度,实现教育行业的发展目的。关于初中阶段生物科目的教育发展,教师加强对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以及创新,将先进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培养,推动国内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仅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巩固自身基础实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时期,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综合实力,不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教育行业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并有效贯彻在初中教学时期。由于初中学校的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专业人才,因此教育行业加大完善和改革力度,实现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信息技术和初中生物整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现代初中阶段教育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教育的整合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能够将生物知识点进行高质量的模拟和研究,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教育,对生物科目的教育发展具有关键作用[1]。
二、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制定相关策略
(一)加强对生物教材的研究,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关于现代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发展,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增加创造性相关的课题以及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实现教育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探究程度,间接达到提升学生的重要实力。
比如关于初中生物科目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结果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体系进行直观的展现,便于指引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力。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辅助、引导的作用[2]。
(二)增加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的导入方式
关于现代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发展,教师需要增加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保证科学技术能够和生物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对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初中阶段生物课堂的应用,发现信息技术在课堂导入环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主要指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效果进行展现,其中展现形式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能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关于初中生物科目中“先天性行为与学习性”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先天性以及学习性相关的视频,例如小鸟的筑巢行为、鹦鹉的说话行为等,要求学生进行探讨动物所具有先天性行为有哪些?而后天性行为有哪些?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先天性与学习性两个方面的认识,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发展,实现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整合发展。
(三)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现代初中生物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间接促使学校生物科目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和发展,实现国内教育行业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知识构建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便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
比如关于初中生物科目中“光照对植物生长中呼吸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内容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扮演植物与光照,根据光照对植物生长过程中位置的变化,能够有效体现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关系,从而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实力。
(四)构建专业的教育互动平台,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关于现代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生活中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行业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以及构建相关的教育互动平台,正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化、网络性等特点,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和研究,便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互动平台进行学生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究,从而摆脱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4]。
(五)设置适合的教学难度,有助于缓慢学生的学业与心理压力
现代初中生物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难度以及相关信息进行专业化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完成学生的教育任务,体现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初中生物课堂属于实验性学科,学习内容比较复杂,并且具有抽象性,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生物知识进行整合,对生物实验进行专业模拟,对生物科目的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国内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学校在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技水平,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实现国内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初中生物科目的教育,在完善发展的过程中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应用,教师根据生物知识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和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育发展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实力,从而达到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左庚民.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6):173-174.
[2]李淑芝,郑安生.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渊(小学版),2019,(8):544.
[3]王朝霞.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外交流,2020,27(19):193.
[4]熊道明.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2):138.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