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 曹丹青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学校都在加强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曹丹青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二十一中学,黑龙江 鹤岗 1541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学校都在加强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到来,情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在精神层面上启发、引导学生。情感教育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学生社会意识、自然意识、生活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具有情感的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过程。现阶段,艺术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美术教学除了能够让学生形成鉴赏审美的能力,还能够赋予学生更高的创新和想象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并确保美术课程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渗透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更将情感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美术课知识的学习仅仅处于表面的形式。为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对情感教育进行合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落实,大多数美术教学中仅仅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相对忽视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不能将情感进行表达,最终使得无法很好地施展美术课程的作用和价值。
        在美术课程学习当中,学生也会感觉美术课枯燥乏味。学生应该是最具有潜力的社会群体之一,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接受能力以及思维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都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然而在当前很多教师的个性及创新能力培养显然不足,美术课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的引导,甚至将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观点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欣赏,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想象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得美术课的教学失去其意义,不能很好地发挥美术课的作用,也不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美术作品当中所表达的情感,甚至会感觉美术课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使得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在美术课教学中也体会不到情感教育的价值。
        二、初中美术课中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一)加强重视度,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中对情感进行渗透,要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美术资源的重复利用,要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改变,打破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强化对于美术知识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学校领导要能够认识到美术对于学生之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要改变美术课程所具备的辅助地位。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要能够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基于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发展。此外在美术设备上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可以设置专门的美术教室,在教室里配置画架以及多媒体设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美术作品的创作对情感进行培养。


        (二)丰富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注重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不同时期背景的美术作品中的知识都要让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当中所具有的故事内容,作品所具有的原因,并能够带着问题对作品进行欣赏和思考。
        例如在欣赏《断臂维纳斯》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我在对作品进行讲解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作品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体会,然后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展开课堂教学,我可以对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的背景以及希腊神话的相关知识内容,来引导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
        (三)渗透学科知识,渗透情感教育
        每个学科之间都具有独立的状态,但是学科与学科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要注重将美术课程内容和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学生进一步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畅想相关知识内容时,主要是围绕春天的景象进行展开,我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关于春天学生会想到什么样的内容,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在课堂学习当中学生可以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的《春》,然后再结合课本教材当中对于春天的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去感受春天,然后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春天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也将情感渗透其中。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来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容易,是无数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又如在学习《竹石图》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欣赏,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艺术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授课,不仅可以兼顾各种学科知识,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欣赏知识内容的同时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对大自然更加热爱。
        (四)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感情境
        教育教学中能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相关,为此,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积极地创设情景落实情感教育。
        例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气氛或者是情境,引起学生在情感或者是思想上面的共鸣,引导观众沉浸其中,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上课更像是一场表演,如何抓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设置良好的情景,从而对情感教育进行渗透,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参与画展或者是漫画展,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教育,找到与作品之间的共鸣,对艺术更多的热爱体现,对于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实施,大多数美术教学中仅仅注重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相对忽视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不能将情感进行表达,最终使得无法很好地施展美术课程的作用和价值。要改变美术课程所具备的辅助地位,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要能够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基于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霞.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知识文库,2021(03)
        [2]马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分析[J].新课程,20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