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5月   作者:姜新新
[导读] 目的 探究对青光眼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118例患者均为青光眼出院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展开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眼科  山东东营   姜新新   257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对青光眼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118例患者均为青光眼出院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展开,分别采用延续性护理(实验组,n=5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一年内及两年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对青光眼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增强患者满意程度。
【关键词】青光眼;出院;延续性护理
        青光眼指的是视乳头出现凹陷及萎缩表现,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患者病症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视神经血液供应量不足及病理性眼压升高为主要表现,视神经受到压力损伤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病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青光眼病症主要由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两种,发病后,可见患者眼胀、眼部疼痛、流泪、头痛、实力损伤、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失眠、血压升高等表现[1],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舒适度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患者出院后,必须长期服用药物,但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缺少病症知识的掌握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质量,所以本文就对青光眼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118例患者均为青光眼出院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展开,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1:28,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6岁和30岁,均值(51.22±6.78)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2:27,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5岁和32岁,均值(51.63±6.51)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告知患者饮食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护理方式如下:
        1.2.1 电话随访
        在患者出院后,必须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出院的前两个月时间内,必须每间隔1周随访一次,半年内,每间隔2周随访以此,对患者出院后的视力水平进行记录,告知患者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坚持服用药物的必要性、药物应用禁忌症及服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对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介绍,告知患者眼压测量的方式和疼痛处理的形式,合理指导患者应用眼药水。叮嘱患者,想要对眼压进行控制,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并介绍日常护理及治疗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日常生活指导过程中,必须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合理休息,不可长期处于较暗的环境下,饮食应以蛋白质丰富、消化容易及维生素含量高的失误为主,合理饮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
        1.2.2 短信及家庭随访
        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以短信形式向患者进行青光眼知识的介绍,告知患者具体复诊时间,可为患者建立微信群,让患者在群内彼此交流经验,及时提出疑虑,并由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解决。每间隔一个月时间必须开展一次家庭随访,与患者一对一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掌握,并调整药物应用方案,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详细介绍保健及眼压降低的方式。
        1.2.3 专题讲座的召开
        定期组织青光眼华智能和参与专题讲座,对青光眼保健知识及具体保健方式进行介绍,指导患者健康生活,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在讲座上,详细介绍青光眼病症的发生因素,对心理压力疏导方式进行介绍,以多媒体授课方式,进行护理措施的介绍,在讲座上免费为患者测量眼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一年内及两年内的再住院率。
制定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满意度,包括护理方法、效果等,评估结果以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展示。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2.1 再住院率
        实验组出院后一年内及两年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2.2 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及一般满意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3 讨论
        采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青光眼患者护理,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及家庭随访、专家讲座形式,强化患者对病症的掌握,稳定患者情绪,稳定病情。
        研究表明,实验组出院后一年内及两年内的再住院率5.08%、11.86%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及一般满意患者数量58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延续性护理对青光眼患者干预,可降低患者在住院率,增强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感。
        综上所述,青光眼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彩云. 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围术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v.44;No.285(09):147-151.
[2]刘春义, 富名水, 杨康. 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风险因素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03):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