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与防范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5月   作者:苗登科
[导读] 在调查火灾起因时需要通过各种物证确定出引发火灾的原因,但在实际调查中会存在物证损坏的问题而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

兰州市西固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苗登科

摘要:在调查火灾起因时需要通过各种物证确定出引发火灾的原因,但在实际调查中会存在物证损坏的问题而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挖掘出引发物证损坏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保证物证安全性。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原因;防范策略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促进了各类建筑的数量与密度不断增大,也显著增加了火灾发生率并为人们带来较大的危害。引发火灾灾害产生的因素较多,比如火灾防范工作缺乏完善性等。在调查火灾起因时需要进入到火灾现场进行取证,并对获取的物证进行综合性分析后确定出引发火灾的原因。由于火灾物证对于火灾调查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已经针对火灾物证的收集与保护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有效保障物证安全性的同时提升火灾调查的准确性与调查效率,以下内容针对引发火灾物证损坏的因素及具体的防范策略进行了研究。
        1 针对火灾实施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火灾发生后需要挖掘出引起火灾的原因并确定相关责任人,保证火灾灾害中受到伤害的人们能够获取相应的赔偿,并且能够从火灾灾害中吸取教训挖掘出火灾防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改善不足提升防范的质量。因此,火灾调查工作对于降低火灾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也是保障受到伤害的人们自身权益的重要措施。
        2 针对火灾调查中引发物证损坏的因素进行研究
        2.1 现场勘查中易发生物证损坏
        火灾调查人员进入到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时需要严格依照如下两个步骤开展工作:一是对现场环境进行勘查并实施初步勘验的工作。二是实施专项勘验与细致化检验的过程。这两个步骤决定着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物证产生破坏,比如勘查中操作不当或者忽略细节等。另外,火灾勘查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需要勘查人员具备专业能力,还需要勘查人员拥有较强的责任心保证每个步骤的规范性。在勘查中要积极对现场实施保护工作并对外围进行勘验,如果围观群众或者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会对物证产生破坏而不能准确确定出引发火灾的原因。
        2.2 现场获取物证时易损坏物证
        在勘查人员进入到火灾现场提取物证时,如果取证的操作未达到严格依照规范标准实施,现场物证会因为不规范操作而受到损坏。部分调查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细心及缺乏严谨性,在对火灾痕迹物证实施拍照与录像时会因不严谨与不细心而损坏物证。另外,调查人员如果在未拍照或者录像之前随意性地丢弃与搬动物体,会将物证原始状态改变而引发永久损坏的问题。
        2.3 保证物证的措施不合理
        在保护火灾物证时具有严格性的要求,如果应用的保护方法未达到合理化要求会损坏物证。火灾灾害发生后会存在部分物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物证保护人员未能采用科学合理化保护措施会引发物证损坏,比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会影响物证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特别是金属物品会产生氧化腐蚀的过程而发生损坏。
        2.4 其他因素引发物证损坏
        引发火灾物证损坏的原因较多,除了上述阐述的几项原因外还与调查装备和火调人员密切相关,参与火灾调查的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及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若参与人员缺失这两个因素极易引发物证损坏的问题。另外,在火灾调查中需要配备先进的装备,若未积极对装备进行更新会在收集与保护物证时而造成物证发生损毁的现象。



        3 针对火灾调查中存在的物证损坏问题实施的预防措施
        3.1 加大现场保护力度降低物证损坏发生率
        火灾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且不能实现一次调查取证获得正确原因的目的,调查人员应结合实际需求多次进入到现场进行取样调查工作。在进入现场清理杂物或者是无关的物品时要细心仔细,尽可能的降低物品搬运次数避免物证受到损坏。调查人员在提取物证时要利用粉笔或者是专用笔锁定火灾发生前物证放置的区域,对于真实存在的痕迹物证要实施拍照的措施留底,然后再开展提取物证的工作。另外,调查人员在清理现场物品时要重视物证收集与提取工作,在对物证进行拍照与录像时要站在多个角度拍摄,能够避免重要线索发生遗漏的问题。
        3.2 加大火调队伍的建设力度
        火灾调查的准确性与调查效率是由火调队伍拥有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决定的,应针对火调队伍加大建设力度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进而在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样时避免损坏物证。在培养火调队伍时需要注重如下几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是火调人员应全面性的掌握现场内部与外部的实际情况并精准识别出核心区域,在培训时应将实际案例引入培训中提升火调人员的提取与鉴别方法、核心区域识别方法提升专业能力。二是在培养时注重拍照能力与摄像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要与现场痕迹及火灾特点相结合保证拍照与摄像能够准确地获取物证。三是在培训阶段培养火调人员记录水平。火调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工作人员等详细信息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记录,并且还要在取证工作完成后妥善分装物证种类及保管,后续还要实施运输与检测物证的工作流程并对物证进行准确的记录,进而保证记录的结果能够为最终的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3.3 物证提取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开展
        为了保证从火灾现场提取而出的物证具备有效性需注重取证的过程中避免损坏物证,火调人员在现场进行取证时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开展避免不正当操作损坏物证。另外,火灾调查的结果直接决定着诉讼案件的结果,火调人员应具备法律意识及拥有法律知识并严格依照诉讼法相关条款严谨的开展物证提取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火调人员注意的问题是在取证时要保证现场至少存在两人在场,目的是辅助自己对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存在蓄意破坏现场的现象发生,进而保证物证具备真实性与有效性。
        3.4 建立保护机制并重视物证的分装与保存
        应构建保护机制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应构建出完善的物证保护制度规范火灾调查人员的调查行为,还可有效提升调查人员责任意识保证工作过程规范化开展。另外,还应针对火灾调查机制进行健全达到有效降低物证损坏率的目的。在完成火灾现场物证收集工作后要对物证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种类及差异性进行分装,在选择保存方式要采用合理化的保存方式,比如根据物证的特点选择盛装容器、对保存环境进行处理避免物证发生氧化的问题等,通过合理且有效的措施可保证物证不会受到损坏。
        结束语
        在火灾调查工作中需要做好物证保护工作并为火灾引发因素的挖掘提供准确的依据,在保护物证时需要注重现场取证对物证的损坏、保存时对物证的损坏,特别是要显著提升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能够让调查人员在调查时达到严谨性与细致化要求,进而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物证损坏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金玲.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2):67-68.
[2]陈明深.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3):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